【中國鐵合金網訊】2014年印尼禁礦后,國內對于紅土鎳礦的需求主要來自菲律賓。2015—2016年菲律賓進口至中國的鎳礦占比高達90%,2017年鎳礦出口政策放松后,印尼逐漸批復出口配額,2018年整年進入我國鎳礦1500萬噸,占國內進口總量的近30%,由于印尼鎳礦品味較高,價格較低,很受國內鎳礦貿易商以及冶煉企業青睞,然而短短兩年時間,進入國內的印尼鎳礦量還沒有完全釋放,放松鎳礦出口政策又結束了。礦端政策的反復帶來的是全球范圍內鎳供需結構的大調整,對于價格的沖擊也是非常大的。
上周中高鎳礦價格持穩,雖然印尼港口恢復了部分前期檢查品位時扣押的船只,但此次獲批返回的礦船絕大部分是前期已簽訂合同,現階段可出貨源較少。而菲律賓方面,由于每年11月至來年3月為菲律賓的傳統雨季,鎳礦出貨量在這期間將有明顯的減少,目前的出口主要也是交付前期訂單為主。11月11日,據SMM了解,印尼港口鎳礦調查已經結束,現階段已有一些礦山恢復出貨。預計分兩到三個批次,首批為9家礦山企業。該九家企業目前剩余可出配額總數約100萬濕噸。其余礦山處理結果仍未知。印尼海關總署(CNBC)指出,2019年10月印尼鎳出口的出口稅收躍升至300%,這一增長與政府從2020年1月開始實施的鎳出口禁令相符。海關總署長HeruPambudi說,鎳出口量自9月以來就出現了增長。但是,10月份的增長非常猛烈,甚至是2018年出口的2倍,目前鎳礦供應較為寬松。
從鎳礦的替代來看,全球紅土鎳礦資源主要分布在澳大利亞,新喀里多尼亞,菲律賓,印尼等。2020年1月印尼重啟禁礦后,中國的鎳礦進口可能由澳大利亞或者新喀里多尼亞來提供。雖然菲律賓進口自中國的鎳礦占比高達63%,但由于菲律賓的鎳礦品位較低且鎳礦庫存下降疊加環保趨嚴,而國內鎳鐵冶煉廠生產而言更需要的是中、高品位鎳礦,就單獨礦供應上或將難以彌補印尼禁礦損失。
整體鎳鐵供應方面,目前國內新增產能的釋放集中在了今年上半年,三季度并沒有多少新的項目投產,需求環比改善強于供應,導致供需拐點延后。據中聯金調研了解,其余產能或將在10月份以后投產。由于國內不銹鋼產量維持上升,大部分鋼廠已至少提前1個月以上對原料端進行備貨。印尼方面,當地鎳鐵消費水平維穩,下半年新投產的爐子較少,增量有限。2019年印尼產量預計較去年增加10.5萬噸,若德龍二期投產順利,印尼增量將達16萬噸。國內增量約13萬噸,主要來自山東鑫海,且今年投產速度快于預期。而中期來看,未來伴隨印尼禁礦令執行,印尼鎳鐵有可能會加快投產步伐,當前的緊平衡格局逐漸轉向寬松,而這是否會帶來中國進口印尼鎳鐵的增加,促使國內當前偏緊的供應格局轉寬松,這是中期影響國內供應的關鍵。
(轉自期貨日報)
- [責任編輯:王可]
評論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