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鐵合金網訊】貿易商們正將中國的鎳庫存轉移到倫敦金屬交易所(LME)在亞洲的倉庫中,通過在LME交倉來獲利。
據相關貿易商和物流公司經理透露,自九月份,至少有15000噸精煉鎳離開中國保稅區倉庫。這些鎳正被轉移到LME在中國臺灣、馬來西亞和新加坡的倉庫中。
貿易商們從中國保稅區購買鎳,然后交付到LME,賣出LME1910和LME1911鎳合約,每噸可賺取20-50美元。貿易商們表示,中國市場現貨貼水,LME近月價差呈現高水平Back結構以及倉庫采取的激勵措施讓此種交易有利可圖。
鎳轉移到LME倉庫是印尼發布明年實施礦石出口禁令之后鎳市場出現的又一次波瀾。市場因印尼出口禁令,擔憂供應不足而發生恐慌。在過去一個月,LME倉庫中約半數鎳被移出倉,現貨月合約以12年以來最高升水交易。
包括Oliver Nugent在內的花旗銀行分析師認為,目前一些機構大量囤積鎳容易讓人聯想到“濱中泰男時刻”。這是指九十年代中期,住友公司的操盤手濱中泰男大量控制LME的銅倉單,推高銅價。但期銅價格最終崩潰。
花旗的報告強調,目前鎳的期貨市場與現貨市場相背離。LME鎳合約顯示當前供應緊缺,而現貨市場卻表現出供應充足。鑒于全球經濟增速放緩,鎳價承受著“巨大的下行壓力”。
(轉自青山鋼網)
中國鐵合金網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任何單位及個人均不得擅自拷貝或轉載,否則視為侵權,本網站將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特此鄭重聲明!
- [責任編輯:王可]
評論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