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鐵合金網訊:陜西地區主流硅鐵生產經營模式較為封閉化,只是作為金屬鎂產業鏈中的配套環節,因此硅鐵生產以75牌號為主(硅鐵期貨交割品為72牌號),供自家煉鎂廠使用和直接在陜西地區內部消化,生產環節中不合格的產品當做72牌號通過貿易商外銷至河北、河南、江蘇等地區,最新報價集中于5200-5300元/噸,自然塊現金出廠價。
陜西地區硅鐵供需結構分析
8月硅鐵全國產量增1.33報46.98萬噸,環比增長3%,穩定于歷史高位水平,總體供應量持續穩中有增;其中陜西地區硅鐵產量自2018年有統計數據以來,呈現穩步增長趨勢,目前月產穩定于9萬噸上下,產品以75牌號為主,同時此次調研與當地硅鐵廠家交流中了解到:前期新批硅鐵產能今年已陸續點火,新增產能持續釋放,按照爐型核算,若陜西地區新點火產能正式釋放,月產量將再增1萬噸左右,陜西地區總產量或增至11萬噸/月。
75牌號硅鐵一方面主要用于金屬鎂、不銹鋼以及鑄造生產,另一方面出口至日、韓、歐美等國家。陜西地區75牌號硅鐵以供應當地煉鎂廠使用為主,極少數出口和流入外部市場。據陜西地區生產廠家介紹,金屬鎂受下游需求低迷影響,平均利潤率較低,目前平均單噸利潤僅1000元/噸,處歷史較低水平,導致煉鎂廠生產積極性不高,陜西地區金屬鎂產量穩定于4.5萬噸/月上下,所需75牌號硅鐵約5萬噸/月上下,較為穩定。
根據上文供需數據顯示,陜西地區75牌號硅鐵已達到飽和狀態,后續或持續出現供大于求的狀態。調研期間,多家硅鐵廠家領導同樣表示擔憂,對后期硅鐵市場較為悲觀,但因為蘭炭—硅鐵—金屬鎂循環產業鏈的需要,輕易不會停產,而是除滿足自家煉鎂生產需求外,生產72牌號硅鐵(轉換較為便捷),自然塊,通過貿易商流向全國市場。
陜西地區硅鐵成本分析
陜西地區硅鐵生產受益于蘭炭—硅鐵—金屬鎂循環產業鏈,生產成本相對其他主產區具有絕對優勢,平均獨立核算成本集中于4500-4600元/噸,并且較為穩定。
總結及策略建議
通過走訪陜西地區硅鐵廠家了解到的信息和數據統計來看,一直以來相對封閉的陜西地區硅鐵市場,未來或因75牌號硅鐵供需結構失衡,加上生產72牌號成本、運距方面具有絕對優勢,大量廠家轉煉72牌號硅鐵,通過貿易商流向市場,沖擊本已供大于求的72牌號硅鐵現貨市場,但目前來看,短期影響應該有限:一方面是目前陜西地區硅鐵出廠全部為自然塊,原因在于人工破損成本較高和機器破損出粉率較高;另一方面是目前陜西地區硅鐵廠仍以75牌號為主,不合格的產品才作為72牌號外銷,供應量不能保證穩定性。
因此綜合來看,對于硅鐵現貨市場,目前陜西地區72牌號硅鐵流入市場的貨源不多,但價格相對較低,相對打壓硅鐵現貨價格議價能力,使得現貨價格雖已跌至寧夏中衛、內蒙包頭等主廠區的成本線位置,仍保持弱勢走低趨勢;對于硅鐵期貨市場而言,短期影響不大,未來若陜西地區大量可交割貨源流向市場,或成為壓倒期貨價格的“最后一根稻草”。
策略建議:鑒于硅鐵現貨市場流通貨源充足 + 低報價頻出 + 總產量穩中有增 + 需求邊際下滑 + 工廠加工利潤低位等產業方面基本邏輯不變,因此,雖然SF2001合約期貨價格已跌至寧夏中衛、內蒙包頭等主廠區的成本線位置,但對于工業品而言,在供需失衡的情況下,成本支撐相對有限,并且缺乏上漲驅動力,綜合預測硅鐵期貨價格或呈現震蕩下跌趨勢,因此建議風險偏好較低的投資者中長期持有硅鐵反套,即空SF2001、多SF2005;風險偏好較高的投資者可長期單邊做空硅鐵,即空SF2001 。
風險點:大廠聯合挺價;環保加嚴影響硅鐵生產、硅石開采;需求再度向好。
調研企業產能及成本情況概述表
(和訊網|一德菁英匯)
- [責任編輯:kangmingfei]
評論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