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鐵合金網訊:河南是礦產資源大省,截至2011年底,該省已發現礦產137種,10種有色金屬產量564.3萬噸,占全國總產量的16.43%。其中,鉬產量52550噸,占據全國半壁江山;黃金產量34.13噸,連續28年位居全國第二;白銀產量2105噸,位居全國第二。
河南尋求礦產開發與環境保護協調發展,“不以犧牲環境和生態為代價,走新型城鎮化、新型工業化的道路。”河南省國土資源廳副廳長郭公民說。日前,筆者隨全國人大環資委組織的中華環保世紀行新聞采訪組到河南采訪。
尾礦變寶
“以前,每噸黃金含量低于14克的礦石沒人要,現在1克就是好礦。”郭公民說,“尾礦也是寶。”
位于河南省靈寶市的金源礦業股份有限公司是全國黃金行業井下開采規模最大的單體礦山企業。該公司引進德國干化技術,對尾礦進行二次回收,每年可以再回收14公斤黃金,按照1公斤40萬元算,一年可以再掙560萬元,同時使尾礦“干化”,達到水資源的循環利用。
河南洛陽欒川鉬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洛鉬集團)段玉賢董事長自豪地說:“我到洛鉬的第一大貢獻,是把白鎢的回收利用搞成功了!”據悉,作為一家H股上市公司,洛鉬集團是全球第四、國內最大的鉬生產供應商,國內第二大鎢精礦生產企業。六七年前,該集團只選鉬,不選與其相伴生的鎢,導致含有大量鎢的礦石被當做尾礦棄用。
2003年3月,洛鉬集團成功開發出“自動化大型浮選柱全流程聯合選鉬技術工藝”。與傳統浮選機技術工藝相比,鉬回收率提高2.6%,精礦品位提高5.4%,節電46%以上,鎢回收率達75%,實現了我國鉬選廠直接生產高純度鉬精礦的夢想。
“以前鎢是不能回收的。”河南省國土資源廳總工程師張興遼說,“現在他們50%以上的利潤都是從這兒來的。”
綠色礦山
來到洛鉬集團礦區,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座被挖平了的山。據介紹,礦區開采完之后將會種上植被,成為地質公園對外開放;礦渣用來填山溝,再在上面鋪一層土,種上植物進行綠化恢復。
截至目前,洛鉬集團的排渣場已綜合治理恢復了4個,正在綜合治理恢復1個;尾礦庫已閉庫治理4個,正在閉庫治理1個。累計恢復植被面積達153萬余平方米,礦區綠化覆蓋率達到可綠化面積的85%以上,廠區可綠化面積達到100%。
河南省環保廳自然生態處副調研員王峙強向筆者介紹,建壩、覆土、修排水溝渠是廢石處理的主要措施。廢石粉碎后還可以做混凝土,在河南省平原地區的利用率基本可以達到100%。“在河南,要是沒有人為干擾的話,在5到10年后綠化就可以恢復得跟開采前差不多了。”
資源整合
據河南省靈寶市國土資源局副局長強山峰介紹,靈寶市把13個國有企業兼并重組成了3個大的集團性企業,把國有企業周邊的企業進行整體收購,收購了12個民營企業、14個礦權。“要做到真控股、真管理、真投入。”河南省副省長陳雪楓說。
“金源礦業公司在2004年整合之前,礦權只有40多平方公里,現在有225.5平方公里,礦權面積大大提高。整合之前礦區的采礦工程有250多個,整合之后進行了系統的改造規劃,如今有10個采礦系統,27個采礦工程,面積增大了,重復投資大大減少。” 強山峰說,和整合之前比,金源礦業公司的產值和利稅都有了顯著增長。
張興遼說:“過去犬牙交錯,多個企業有礦權,現在都成了一個企業了,使開采問題、綜合利用問題、找礦問題都能統一起來了。只有這樣,企業才能把規模做大,提高資源利用率。”
截至目前,靈寶市礦業權數由74個減至35個,礦業年利稅由10.6億元上升到100億元。
中國鐵合金網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任何單位及個人均不得擅自拷貝或轉載,否則視為侵權,本網站將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特此鄭重聲明!
- [責任編輯:editor]
評論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