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鐵合金網訊:我國鈦工業市場經過10多年的高速發展。當前,我國的海綿鈦及鈦加工材產量、消費量約占世界總量的33%左右,我國鈦工業在產量迅速增長的同時,還從國外引進了先進生產設備,主體生產技術裝備已居世界先進水平,我國目前已成為鈦生產大國及鈦使用大國。
2012年8月中旬,海綿鈦市場成交情況低迷,影響了上游原料價格,逐步下調。截止到8月末,高鈦渣價格全月累計每噸下調250元左右。盡管,短時間內企業的經營壓力有所降低,但受到下游實際交投量的不足,在短期內海綿鈦市場還將面臨減產與降價的抉擇。
尚普咨詢能源行業分析師指出:雖然我國鈦工業發展經過了黃金發展期,但在高速發展中也存在著很多的不足。我國海綿鈦總質量仍然比美、日、俄等國家水平低但能耗偏高。我國鈦工業的產品結構還不算合理,其出口產品大多為棒、絲、板中的普通產品,進口的是薄板和鈦焊管。
目前我國鈦工業存在很多問題,比如盲目擴張產能相對過剩,行業集中度偏低,中低端產品過剩,尤其是低端產品,高端成品不足。我國鈦工業轉型升級已經迫在眉睫。
據尚普咨詢發布的《2012年中國鈦產品市場分析及投資價值研究報告》顯示:國內鈦工業在發展的過程中,必然會遇到一些難題。如果說我國鈦工業無法在技術上得到突破或將沒有辦法擺脫對國外優質鈦原料的依賴。在節能減排方面,需要淘汰高耗能的高鈦渣冶煉設備,則國內多數高鈦渣生產設備都將面臨淘汰,因此,先進生產技術的推廣活動需要得到加強以促進產業結構調整。
中國鐵合金網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任何單位及個人均不得擅自拷貝或轉載,否則視為侵權,本網站將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特此鄭重聲明!
- [責任編輯:editor]
評論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