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鋼鐵行業繼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在復雜多變的形勢下,運行總體平穩,但也存在產量大幅增長、原料價格上漲過快導致成本大幅上漲、行業利潤明顯下滑等問題。如何看待上半年的行業運行?對今年下半年的情況怎么看?鋼鐵行業超低排放工作應該怎么干?近日,在中國鋼鐵工業協會五屆十次常務理事會(擴大)會議暨勞模表彰大會召開期間,就上述問題幾位鋼鐵企業負責人發表了看法。
上半年鋼鐵行業利潤下滑
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全國生鐵、粗鋼和鋼材產量分別為4.04億噸、4.92億噸、5.87億噸,同比分別增長7.9%、9.9%、11.4%。尤其是4月、5月、6月份,單月粗鋼產量分別達到8503萬噸、8909萬噸、8753萬噸,同比分別增加12.7%、10.0%、10.0%,均創歷史同期新高。在產量大幅增加的同時,我國鋼鐵行業的總體利潤卻大幅下滑。1月~5月份,我國鋼鐵工業盈虧相抵后,實現利潤1399.3億元,同比下降16.6%。其中,鋼協會員企業主營業務利潤同比下滑30.65%。今年上半年,鐵礦石價格也創下近5年新高,壓縮了鋼鐵行業利潤。數據顯示,截至6月底,中國鐵礦石價格指數為398.32點,同比增長67.4%,較年初上漲56.8%。其中,進口鐵礦石價格指數410.18點,同比增長71.1%,較年初上漲60.0%“鐵礦石價格的飛速上漲,壓縮了鋼鐵企業的利潤,這對鋼鐵行業來說是一種挑戰。”山鋼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侯軍表示。“今年上半年,建龍集團的利潤也有所下降,但下降幅度較小。從鋼鐵行業來看,我個人覺得上半年的利潤還是相對合理的,去年利潤相對偏高。”北京建龍重工集團董事長張志祥表示。南京鋼鐵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長、總裁祝瑞榮則表示:“國內鐵礦石需求大,企業需要大量進口鐵礦石。在工藝方面,我們還要進一步創新,國家也應該出臺一些政策鼓勵電爐鋼發展,從根本上減少對進口鐵礦石的依賴。”他指出,在企業層面,鋼鐵企業可以通過期貨等方法靈活應對鐵礦石價格上漲。
下半年面臨的形勢比上半年更加嚴峻
“下半年會更難一些。”對于今年下半年行業的判斷,張志祥直言。他認為,今年下半年的形勢會比上半年困難,原因在于目前鋼鐵產量太大,需求估計會維持現有水平,鋼材供需會保持一個弱平衡狀態,而且下半年出口也會更難。
“行業現在面臨的不確定因素有很多,今年下半年的行業形勢比去年下半年要差一些是必然的。”華菱鋼鐵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曹志強說,“通過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鋼鐵行業更加注重于產品研發、創新、全要素成本的降低以及效率的提高,鋼鐵行業的競爭力比早幾年強很多,我們還是要保持信心。”侯軍認為,鋼鐵行業形勢在下半年不會有非常大的變化。“從當前態勢看,鋼鐵行業的產量還在增長,需求也有幾大強勢支點,但從長期來看,總體需求是穩步下降的。另外,還是要在鞏固去產能成果、嚴防‘地條鋼’死灰復燃、保持鋼產量理性增長方面統一思想。鋼材需求將呈逐年下降趨勢,應該著力研究如何提高鋼鐵行業的國際競爭力。”侯軍表示。
各企業正加快改造以滿足超低排放要求
今年4月底,生態環境部等5部委發布《關于推進實施鋼鐵行業超低排放的意見》,對鋼鐵行業實施超低排放的各項工作都提出了明確要求。隨后,各地方政府也相繼出臺相關標準和意見。據悉,各大鋼鐵企業把超低排放改造列為企業的重中之重,正在穩步推進。“山鋼日照基地目前已經達到2020年山東省第四時段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和鋼鐵行業超低排放標準,目前正在推進萊蕪區域的鋼鐵產線超低排放改造。”侯軍表示。“建龍目前也在推動分布在不同區域的鋼廠實施超低排放改造。”張志祥表示,“我們京津冀地區的鋼廠超低排放改造目前都已經落實了。在山西、內蒙古的各子公司也要在今年底前完成超低排放改造,力爭早于國家要求的時間節點完成超低排放改造。”祝瑞榮認為:“超低排放是企業生存最基本的要求,南鋼對此非常重視,投入力度也很大。一是對照國家超低排放的標準梳理自己的問題和痛點。二是積極使用最新技術促進超低排放改造。三是讓環保設備與生產主體設備同時運行,促進超低排放水平不斷提高。” 來源中國冶金報
- [責任編輯:tianyawei]
評論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