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鐵合金網訊:6月中上旬,海綿鈦市場波瀾不驚,依然維持著5月末的價格。在6月15號前后,國內眾多海綿鈦廠相繼上調海綿鈦價格,漲幅從2000元/噸至4000元/噸不等,其中,遵義鈦業在其網站發布的指導價為0#7.5萬~7.6萬元/噸,1#7.4萬~7.5萬元/噸。雖然這一價格并未成為最終的市場成交價,但確實為海綿鈦價格羸弱的走勢起到了提振作用。但與去年不同,此次提價并未造成強烈的反響,下游企業觀望較多,市場成交較少,海綿鈦市場無法擺脫經濟環境低迷帶來的影響。至6月下旬,市場上的主流成交價位在1#7.2萬~7.3萬元/噸。
海綿鈦價格的上調并未帶動鈦材市場有所好轉,雖然部分企業陸續得到一些訂單,但整體市場依舊較為低迷,整體開工率不高而且產品庫存較多,許多工廠處于半停產狀態。同時,原料價格的上漲使得廠家經營更為艱難,在下游需求不濟的情況下,即便維持產品價格不變也很難得到足夠的訂單,因此鈦材廠家不但無法借機上調產品價格,還將面臨更大的銷售壓力。
6月初3mmTA1鈦板及TA1鈦錠價格都與5月末持平,而在海綿鈦價格上漲之后,TA1鈦錠價格出現2000元/噸左右的上調,而3mmTA1鈦板價格幾乎沒有變化。
7月份海綿鈦廠家或將面臨較為尷尬的處境。在價格提升之后市場反響平平,成交量不足。迫于銷售壓力,部分企業迫于壓力不得不以較低的價格贏得市場。另一方面,海綿鈦價格的上調及鈦礦價格的回升也帶動了高鈦渣、四氯化鈦價格的回暖。這必然使得7月份海綿鈦成本進一步提高,海綿鈦生產壓力不降反增。
國外企業試水中國市場
受國際經濟形勢持續低迷影響,日本、東歐等一些海綿鈦廠也有意加強對中國市場的開發。以日本某企業為例,雖然其主要以對美出口為主,但今年也開始加大在中國的推廣力度。其生產的海綿鈦、鈦錠銷售價格比目前國內產品要略高一些,所以將自身產品定位在一些高檔產品領域,如特殊成分的合金錠的熔鑄及各種尺寸的初步加工。以此充分發揮自己產品質量與服務的優勢,避免與中國企業進行正面的價格戰。
從目前的市場情況來開,國內的海綿鈦依然擁有價格上的優勢,但這種優勢還能保持多長時間,還要看后期的整體走勢。另一方面,美國及歐洲的航空業是海綿鈦最大的市場,目前表現較為穩定,并未跟隨經濟形勢出現明顯的疲軟跡象。因此,在短期內國際海綿鈦市場的重心并不會出現變化,國內海綿鈦企業不會直接感受到來自國外的競爭壓力。但從長遠的發展趨勢來看,中國市場不會游離于國際市場之外,即使國產海綿鈦一直能夠依靠價格優勢將國外產品擠出大陸市場,但也無法改變國內企業生產簡單技術粗糙的形象。而以價取勝的副作用就是產品質量的相對欠缺。
盲目擴張仍在持續
據掌握信息,目前國內依然有企業計劃建立海綿鈦工廠。這其中有在立項引資中的,也有尚處于調研階段的。近年大型企業投資多元化逐漸成為趨勢,許多公司也在計劃逐步涉足鈦金屬領域。一些規模較小的企業偏向于從事鈦渣冶煉及四氯化鈦生產環節,而資金雄厚的大型集團則偏向于從礦產至海綿鈦冶煉的一條龍式投資。若這些集團公司涉足海綿鈦領域的話,由于其并不掌握生產技術,很可能是模仿國內現有的設備及技術。這樣一來,我國海綿鈦行業不但在技術水平上無法得到提升,而且還會進一步加深惡性競爭的程度,其影響顯然是弊遠大于利的。
當然,這些企業也并不是完全沒有規劃的盲目投資。如一些鋼鐵企業就計劃從最熟悉的礦山投資及礦石冶煉環節入手,逐步向下游環節拓展。我們現在寄希望于在做風險預測的時候,這些企業能夠充分意識到未來將會出現的問題,然后做出最適合自身的發展計劃。
現有企業技術進步受資金等因素掣肘
國內的海綿鈦企業也在不斷地通過技術升級努力提高自己的競爭力,尤其是在降低生產成本及提高產品品質等方面的升級。但受資金等問題困擾,一些企業雖然有技改計劃,但實際工程進度卻被不斷拖后。這也是企業之間進行價格戰所帶來的最為直觀的影響。
目前國內最大的鈦材應用領域是化工行業,但其市場已相對飽和,而下一個潛在行業便是航空業,但其對原料質量要求較高。目前航空用鈦幾乎全部采用國外的原料,這也說明我國若能完成產品質量升級,市場潛力是較為客觀的。
中國鐵合金網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任何單位及個人均不得擅自拷貝或轉載,否則視為侵權,本網站將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特此鄭重聲明!
- [責任編輯:editor]
評論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