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鐵合金網訊】5月14日,美元指數(97.3364, -0.0071, -0.01%)延續弱勢,人民幣(6.8702, -0.0082, -0.12%)中間價報6.8365,下調411點,上一交易日中間價報6.7954,在岸人民幣上一交易日收報6.8721。中國央行未開展公開市場操作,今日有200億元逆回購到期,另有1560億元MLF到期。
多家機構此前都認為,未來人民幣波動率較之前持續走升將是大概率事件。雖然上周人民幣波動率飆升至年內最高水平,但相比較2015年~2016年、2017年初以及2018年的壓力水平仍有相當差距。
一位外資行交易員表示,此前波動率處于低位,其實不利于交易業務。面對波動率飆升,從4月開始,無論結匯型還是購匯型企業都可以買入半年以上期限的USD/CNY勒式期權(Strangle),壓注于隱含波動重新抬升。 這一期權組合即同時買入一個行權價較高的看漲期權,和一個期限相同、行權價較低的看跌期權。
就上周數據看,波動率市場認為美元/離岸人民幣在下一季度觸及“7”左右的水平存在52%的可能性,不過多數機構和交易員并不認為今年會“破7”,多數機構預計美元/人民幣今年將維持在6.9左右。
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表示,當前國內經濟基本面并未出現明顯變化,減稅降費及支持實體經濟的“寬信用”政策逐步顯效,國內經濟增長韌性明顯,基本面繼續對人民幣匯率形成有效支撐。包括逆周期因子在內,監管層政策工具箱豐富,短期內人民幣出現持續大幅貶值的可能性不大。經歷短期較快下行后,人民幣匯價有望重返雙向波動格局。
人民幣匯率波動,是市場變化下的動態調整。人民幣兌美元一度跌破6.89關口,值得關注但不必驚慌。相比2015年“8·11”匯改前后的人民幣匯率變化,以及當時國際空頭對人民幣的覬覦,本次外部市場帶給人民幣匯率的變化可謂相對平穩。
人民幣匯率的所謂“鐵底”只是市場預期的心理因素,以“破7”“破8”來看衰人民幣也充滿了非理性因素,決定人民幣匯率的,是中國經濟的基本面。從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看,人民幣匯率波動屬于正常。只要中國經濟保持韌性,即使人民幣短時振幅增大,也不會帶來大問題。
(轉自新浪財經)
- [責任編輯:王可]
評論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