鞍鋼集團釩鈦(鋼鐵)研究院、攀鋼集團研究院有限公司(簡稱“研究院”)是鞍鋼集團三大研究院之一,是攀鋼集團的核心研發機構,是中國最具影響力的以釩鈦為主的國家級綜合性研究開發機構。其前身是1964年在遼寧鞍山建立的鞍山鋼鐵研究院,同年10月國家科委、國家計委決定內遷四川,更名為冶金工業部西南鋼鐵研究院;1972年更名為冶金工業部攀枝花鋼鐵研究院;1983年進入攀鋼集團組成生產——科研聯合體;2000年,作為國家242家科研院所之一轉制為科技型企業;2013年變更為鞍鋼集團釩鈦(鋼鐵)研究院。
研究院以攀西釩鈦磁鐵礦綜合開發利用及其產業鏈延伸為主線,以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和產業結構層次、拓展釩鈦應用領域為目標,重點圍繞釩鈦磁鐵礦的冶金分離(鐵、釩、鈦、鉻)、釩鈦制備新技術、釩鈦精細化工產品、鈦及其特種材料、釩鈦鋼新材料、含釩鐵道用鋼、稀貴金屬的回收利用、能源環保等方向領域,開展相關重點應用基礎、重大前沿共性技術、關鍵瓶頸技術及工程轉化等研發。研究院包括攀枝花、成都兩個研發基地。下設釩鈦冶金研究所、釩鈦化工研究所、釩鈦鋼研究所、釩鈦新材料研究所、重軌及鐵路用鋼研究所、特鋼研究所、資源與環境研究所、理化測試研究所、信息研究所、試驗中心、科研保障及成果轉化中心(四川攀研技術有限公司)
現有員工1000余人,其中科技人員560余人,包括外聘院士、知名教授,國家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新世紀百千萬工程國家級人選,國務院政府津貼專家等50余人;四川省有突出貢獻專家和學術技術帶頭人10人;博士、碩士研究生210余人;高級技術職稱人員300余人。 研究院擁有以國家級技術中心、釩鈦資源綜合利用國家重點實驗室為核心的技術研發平臺;擁有以國家釩鈦質檢中心、CNAS、CMA為代表的分析檢測平臺;擁有以釩鈦磁鐵礦資源綜合利用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四川省院士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為代表的智力共享平臺;擁有以系列釩鈦中試線為特色的工程轉化及產業孵化平臺。現有總資產10.98億元,儀器設備4250余臺(套)。先后建成高爐冶煉、板帶冷軋、板材成型、金屬熱處理、腐蝕與防護、金屬焊接、流態化、沸騰氯化、鈦白產品研究及應用、鈦冶金鑄造、釩鈦電化學、數值仿真等30多個專業實驗室和10萬t/a釩鈦礦資源綜合利用新工藝、1萬t/a高爐渣生產四氯化鈦、5000t/a高品質富鈦料、300t/a鈦白新產品試制、涂層實驗線等6條特色中試線。 建院以來,攻克了普通高爐冶煉高鈦型釩鈦磁鐵礦的世界難題,使“呆礦”變成了經濟資源,拉開了釩鈦資源綜合開發利用的序幕;開發出了霧化提釩、轉爐提釩等成套裝備技術,使我國從釩進口國一躍成為釩出口國,攀鋼發展成為世界第一大產釩企業;開創了釩鈦磁鐵礦中鈦資源回收利用的先河,改變了世界鈦資源的分布與結構,攀鋼成為我國最大的鈦原料基地。獲得國家、省(部、行業協會)、市等各級科技進步獎1000余項,其中國家級成果25項、省部級成果261項。獲得專利權900余項,其中發明專利600余項、國際專利56項。年發表論文200余篇。
攀鋼集團研究院有限公司將于2019年5月22-24日出席南寧第十六屆鐵合金國際大會,屆時期待與您相見。
聯系人:余經理
聯系電話:13120006828
- [責任編輯:余婷]
評論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