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鐵合金網訊】目前我國需要研究制定引導短流程煉鋼發展的政策措施,以有序鼓勵高爐-轉爐長流程企業轉型為電爐短流程企業,促進鋼鐵產業工藝結構優化。”2019年3月5日,由鑫欏資訊、長春電爐成套設備有限責任公司、徐州金虹鋼鐵集團在長春召開的“2019年中國電爐煉鋼技術及服務峰會”上,工信部原材料工業司巡視員賈銀松如是說。
“目前我國電爐鋼發展仍面臨成本競爭力不強、生產效率明顯低于轉爐等挑戰。”冶金工業規劃研究院院長李新創強調,同時指出后期電爐鋼發展將經歷探底回升的起步階段、快速增長階段、緩慢趨于平衡的三個階段。
原料供給有效支撐了電爐鋼發展
“2018年全國廢鋼鐵資源產生總量為2.2億噸,同比增長約10%,其中鋼鐵企業廢鋼消耗總量1.88億噸,提前兩年三個月完成了《廢鋼鐵產業“十三五” 規劃》提出的廢鋼比達到20%的預期目標,廢鋼鐵產業發展已進入重要轉折期,鋼鐵工業大批量應用廢鋼鐵已進入新的時代。”中國廢鋼鐵應用協會常務副會長李樹斌表示。“未來社會廢鋼鐵資源將以1000萬噸的增量攀升,短流程煉鋼的比重將繼續增大。”最后李會長強調。
而對于電爐消耗的較大的石墨電極來說,中國炭素行業協會秘書長孫慶表示:“過去兩年我國石墨電極價格大幅上漲,吸引了大批企業復產、擴產、新建,2018年我國石墨電極產量同比增長17.83%,其中超高功率石墨電極產量同比增長47.53%,為電爐鋼發展提供了有效支撐。而且當前我國石墨電極的增產幅度已經明顯大于電爐煉鋼的增產幅度,預計2020年下半年開始石墨電極產能將呈現過剩局面”。
連續水平加料式電爐受到青睞
“連續水平加料式電爐以其高效、節能、環保等優勢受到廣大用戶的青睞,目前我廠設計制造的100噸以上的大型連續水平加料式電爐經有20余座,而且經過對爐體稱重安裝位置的優化、電極分布的優化、爐壁氧槍的布置優化、合理爐型及留鋼量的優化、出鋼口開閉結構的優化以及電爐底吹氬/氮氣攪拌技術的應用,使得在爐型結構、配套質量、使用可靠性和自動化程度等方面更加適合國內用戶使用,并且與國外電爐廠相比在采購成本、交貨周期、服務對接等方面更有優勢。”長春電爐成套設備有限責任公司總工程師陳夢剛介紹到。
電爐煉鋼發展需要政策支持
“電爐煉鋼行業要發展,離不開政策的支持,例如電力成本的降低、回收和使用廢鋼的優惠政策及補貼、鋼鐵行業的碳排放交易向電爐煉鋼流程傾斜、關注和支持國產電爐的發展等。” 東北大學閆立懿教授表示。
據悉,會上很多專家也對未來5年內電爐鋼的發展表示擔心,因為從生產成本角度相比長流程仍處于明顯劣勢,目前部分電爐鋼廠在夜間生產才有利潤。鑫欏資訊預計今年電爐鋼產量增速較前兩年明顯下降,產能利用率有所下滑,2019年我國電爐鋼產量將增至1.1-1.15億噸。
(轉自中國冶金報)
- [責任編輯:王可]
評論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