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鐵合金網訊】今年,中冶集團再一次吹響了加速推進冶金建設‘國家隊’再拔尖、再拔高、再創業的號角,我認為這就是中冶人的中國夢,是我們矢志不渝的追求與責任。”3月9日,全國人大代表、中國五冶集團董事長程并強在接受中國冶金報社記者專訪時表示。
聽報告進一步增強發展信心
對于政府工作報告,程并強表示,其中有一句話讓他印象非常深刻:“奮斗創造歷史,實干成就未來”。這既是對過去的總結,也是對奮力實現中國夢的再動員。政府工作報告通篇貫穿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總結成績客觀全面,確定發展目標切實可行,安排工作重點突出,體現了以習近平總書記為核心的黨中央掌舵領航、駕馭全局,推動黨和國家各項事業不斷取得新成就。程并強表示,感受最深刻的有三個方面:
一是2018年取得的成績來之不易。過去一年,我們面對錯綜復雜的內外部環境和各種矛盾交織的局面,面對去杠桿、防范金融風險、新舊動能轉換、環保治理、房地產調控、中美貿易摩擦等帶來的壓力,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的堅強領導下,砥礪奮進,攻堅克難,取得了新的重大成就,實屬不易,值得我們倍加珍惜。
二是2019年工作處處體現了以人民為中心。2019年的工作安排始終貫穿了一切為了人民的思想,始終把為人民謀幸福擺在最重要的位置,提出了絕不讓基本民生保障出問題、實施就業優先政策、強化職工技能培訓、降低社保負擔、網絡提速降費、推動社區養老、根治農民工欠薪、農村廁所革命和環境整治等諸多惠及廣大民眾的舉措。
三是2019年的工作充分體現了增加市場動力、增強主體活力。報告提出了一攬子減稅降費、支持市場主體發展、優化營商環境的措施,必將進一步促進企業加快實現新舊動能轉換和高質量發展。
再創冶金建設“國家隊”新優勢
作為冶金建設行業的代表,程并強更多地談到了自己的使命。他說,70年來中國五冶承擔了以寶鋼為代表的許多國家重點工程,在大型冶金項目上具有雄厚的綜合實力,累計榮獲多項國家、省部級獎項,僅在2018年,就有包鋼2030毫米冷軋工程榮獲魯班獎,寶鋼湛江2030冷軋項目榮獲國家優質工程獎等殊榮。在中冶集團2019年的工作會中,國文清董事長作了《再談打造世界第一冶金建設國家隊問題》的重要講話,進一步強調了把鋼鐵冶金建設作為矢志不渝長期堅持的核心主業,要加速推進冶金建設國家隊再拔尖、再拔高、再創業,牢牢占據技術創新尖端,大步邁向產業價值鏈高端,加速推進核心技術的產品化、產業化。
根據中冶集團的戰略要求,中國五冶肩負著打造“冶金建設國家隊”的歷史重任。2019年,中國五冶將始終以獨占鰲頭的核心技術、無可替代的冶金全產業鏈整合優勢、持續不斷的革新創新能力,再次承擔起引領中國冶金建設邁向更高水平發展的責任,共同鑄就2019年冶金建設的輝煌。
一是繼續再提升夯實技術,以全產業鏈服務理念推行“智能建造”和“綠色建造”,并重點在超大型焦爐、冷軋硅鋼、燒結、帶式焙燒球團以及煤氣精制等冶金板塊重點進行技術再總結和再提升,形成一批專利、工法和先進技術、成果,打造具有競爭優勢的拳頭產品。
二是繼續拓展市場,2019年,中國五冶將抓住冶金市場提升改造、產能置換等新一輪發展機遇,進一步完善營銷責任體系,分解營銷指標,落實責任人,拿到一批有影響力的重點冶金項目。
大力推進創新創業 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
在談到企業如何實現高質量發展時,程并強表示,作為央企,我們堅定按照總書記的要求,結合本職工作貫徹落實,特別是大力推進創新創業。
程并強表示,對標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部署要求,我們找尋轉型發展的新動能,著力推動由施工企業向產品企業轉變,由生產型企業向服務型企業升級,創新商業模式,走全產業鏈服務之路,為全國各地經濟社會發展貢獻了力量。我們著力推動建筑方式變革,在成都簡陽投資40億元,建設集混凝土裝配式、鋼結構裝配式、國家鋼結構工程技術中心、新型材料技術中心為一體的科技產業園,積極搶占裝配式技術制高點。我們著力推動管理創新和技術創新,大力推動BIM等現代化信息技術的運用,深入推進智慧建造,支撐企業高質量發展。去年,中國五冶被四川省經濟和信息化廳認定為四川省信息消費創新服務型示范企業,這也是四川省唯一入選的建筑企業。我們著力打造一流團隊,大力培養造就領軍人才,同時引進社會各方能人,在中國五冶有平臺、有貢獻、有待遇、有收獲,形成能人實干、人才聚集的美好局面。
最后,程并強說,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再次提出“堅持創新引領發展,培育壯大新動能”,這給了我更多的決心和信心。今后我們要進一步推動改革創新,持續打造優勢,以一流技術、一流產品、一流服務、一流團隊為建設美好中冶做出更大的貢獻。
(轉自中國冶金報)
- [責任編輯:王可]
評論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