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鐵合金網訊】眾所周知,自從2016年10月人民幣正式加入SDR(特別提款權)以來,人民幣在全球儲備中的份額也在迅速上升。
另一方面,隨著資產配置逐漸流向人民幣和歐元(1.1336, -0.0003, -0.03%),以美元為主流的國際儲備貨幣所占的儲備份額在逐年下降,而人民幣或成主流儲備貨幣。
近日,摩根士丹利經濟學家Robin Xing表示,由于中國資本市場持續開放,人民幣作為全球儲備貨幣的吸引力將增強。
未來5至10年,人民幣在全球儲備中的份額可能會從目前的不足2%升至5%。
無獨有偶,其實早在2016年,紐約梅隆銀行全球外匯策略主管SimonDerrick就曾表示,人民幣入SDR后,未來人民幣在全球外匯儲備(扣除中國外匯儲備)的比重很可能達到約5%。
這將意味著人民幣將超過加拿大元、澳元(0.7075, -0.0016, -0.23%)(兩者約占全球外匯儲備的2%),與英鎊(1.3172, -0.0004, -0.03%)(4.7%占比)接近。
渣打銀行預計,隨著人民幣納入SDR,未來5年全球金融機構可能會配置4-7萬億元人民幣資金,并進入中國獲取投資回報。
截至2018年第二季度,人民幣外匯儲備規模從2017年末的1234.7億美元增至1933.8億美元,占比為1.84%,2017年末為1.23%,連續四個季度上升。
與此同時,全球外匯儲備中的美元規模升至6.55萬億美元,但占比從上季度的62.5%降至62.3%,為連續第六個季度下降。
但值得注意的是,美元仍是全球主要央行持有規模最大的儲備貨幣。
日元儲備規模增至5225.9億美元,占比從上季度的4.82%升至4.97%;歐元儲備規模增至2.13萬億美元,占比從上季度的20.4%降至20.3%;英鎊、澳元和加元在全球外匯儲備中占比分別為4.48%、1.70%和1.91%。人民幣國際化進程加速。
目前而言,短期內人民幣要想在超過美元成為國際第一大儲備貨幣是不現實的,但超過日元、英鎊,成為僅次于歐元地位的第三大儲備貨幣卻是指日可待的。
目前,已有60多個國家和地區將人民幣納入外匯儲備。另外,有38個國家和地區與中國簽署了雙邊本幣互換協議。
從長遠來看,小編就曾表示過,隨著人民幣的崛起,美元“霸主”地位正在被撼動,人民幣國際化進程也在加速。
因而,人民幣最有希望打破美元壟斷,成為新的主流國際儲備貨幣。同時,也為世界各國創造更為公正、穩定的國際貨幣體系。
(轉自新浪財經)
- [責任編輯:王可]
評論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