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鐵合金網訊:近年來,作為國家資源型經濟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的山西省,一直在積極求索如何實現經濟轉型。如今,山西對落后產能做“減法”,騰出發展空間;對先進產能做“加法”,促進新舊動能轉換;對煤層氣加大開發力度,為山西增添“綠色能源”底色,助力能源產業。
14日,記者從山西省自然資源廳獲悉,山西積極推進該省資源型經濟支柱——煤炭產業向“減”“優”“綠”發展。2018年,該廳注銷煤礦采礦證26個,退出產能2330萬噸/年。另一方面,山西積極發展煤炭先進產能,2018年,山西7座煤礦完成采礦登記,釋放先進產能2604萬噸/年,另有5座具備登記條件,產能2700萬噸/年。
此外,山西省是中國煤層氣資源富集程度最高、開發潛力最大的省份之一。2016年,山西成為全國首個煤層氣礦業權審批改革試點省份。近年來,山西煤層氣產業發展迅猛,2018年,山西全省地面抽采量超過56億方,較上年增加5億方。
據記者了解,為加強礦產資源保障,山西省級財政投入3.57億元,安排地質勘查項目83個。2018年,驗收往年項目60個,新增資源量煤炭24.37億噸、鋁土礦8200萬噸,煤層氣推斷資源量31.93億立方米、潛在資源量233.42億立方米。
為推進自然生態保護,2018年,山西省自然資源廳共處置自然保護區和泉域重點保護區內礦業權310宗,其中,注銷205宗、變更登記105宗,退出礦業權面積1138平方千米,徹底解決了山西省礦業權和重點保護區重疊問題。
與此同時,2018年,山西省自然資源廳全面清理了570宗歷史遺留“僵尸”礦業權,依法注銷479宗。推動解決煤炭資源整合5大歷史遺留問題,實施露天礦山綜合整治,進一步提升了礦政管理規范化水平。
山西省自然資源廳廳長周建春在全省自然資源工作會議上表示,山西全省自然資源機構改革扎實推進。2018年,山西省自然資源廳掛牌成立,并加掛山西省綠化委員會牌子,明確山西省林業和草原局為廳管局,山西省測繪地理信息院為廳管事業單位。目前,山西11個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全部掛牌成立,2019年3月底前完成市縣自然資源部門機構改革,為山西高質量轉型發展提供堅實保障。
(來源:中國新聞網)
- [責任編輯:gaoyidan]
評論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