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鐵合金網訊:去年以來,石嘴山市認真總結開發區改革發展的實踐經驗,制定了《開發區整合優化和改革創新工作落實方案》,不斷完善開發區管理體制機制,著力打破制約園區發展藩籬,提升園區發展水平,使園區真正成為推動全市經濟發展的主要增長極。
一是推進開發區整合優化。按照“一縣一區,每個開發區原則上不超過3個區塊”的要求,明確將全市4個開發區整合優化至3個,將寧夏精細化工基地整體并入石嘴山生態經濟開發區,更名為寧夏平羅工業園區,作為精細化工產業區塊。開發區設黨工委和管委會,由縣區黨委、政府主要負責同志兼任開發區班子領導,推動縣區和開發區高度融合、合力發展。
二是深化開發區體制機制改革。加大簡政放權力度,制定開發區經濟管理權限賦權指導目錄,下放國家級、自治區級開發區經濟管理職權共計57項,建立下放職權動態調整機制,確保職權放得下、接得住、管得好;推進項目審批服務代辦制,全面建立開發區企業項目審批“一站式”代辦服務制度,設立代辦服務中心,并推動市、縣(區)政務服務中心窗口向開發區延伸,最大限度實現“企業的事園區辦、園區的事園內辦”;創新招商引資方式、政策,建立跨開發區招商引資項目和利益分享機制,強化開發區招商主體作用;加大財政支持力度,完善稅收增收激勵機制,建立開發區和地方政府投入收益分配制度,明確收益分配基數和增量分配比例;推進人事薪酬制度改革,賦予開發區改革人事薪酬制度權限,創新崗位薪酬制度,推行編制內工作人員浮動薪酬、合同制聘用人員市場化管理,實現績效與薪酬掛鉤。
三是促進開發區轉型升級。明確開發區主導產業,每個開發區主導產業原則上不超過3個,形成各具特色、錯位發展、差異發展、綠色發展的開發區產業格局,力爭2020年各開發區主導產業產值占比超過65%以上;推動開發區創新發展,以建立一個研發平臺、確立一個新興產業、制定一個高管培訓計劃、組建一個專家團隊“四個一”為抓手,大力推行“鏈長+盟長+行長”促進產業轉型升級的發展舉措;加快新舊動能轉換,實施智能制造推廣專項行動,每年至少培育2-4個自治區智能工廠和數字化車間;實施創新型企業培育和大企業培育專項行動,到2020年全市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達到45家以上,國家級制造業行業領先示范企業1家,力爭產值過50億元的企業2家。
四是提升開發區基礎設施建設水平。謀劃啟動一批基礎設施建設項目,整合項目資金,加大財政支持力度,加快啟動實施一批電力、燃氣、供熱、供水、通信、道路、消防、防汛、治污等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到2020年實現所有開發區基礎設施“九通一平”;加快開發區低成本化改造,重點規劃分布式智能微電網、蒸汽島、資源循環及梯級利用、“三廢”集中處理、檢驗檢測平臺、公共服務平臺、第三方物流建設等公共服務類項目,切實降低企業成本;推動建設智慧園區,實施“互聯網+先進制造業”專項行動,促進企業間互聯互通、產業協同、資源共享,集中建成一批工業互聯網平臺;加強開發區規劃引領和總體規劃編制工作指導,規范開發區擴區調位及命名程序,重新界定核定開發區土地面積。
(來源:石嘴山市政府辦公室)
- [責任編輯:gaoyidan]
評論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