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鐵合金網訊】300噸/年高品質有機體系超級電容活性炭連續化制備技術及應用”科技成果鑒定會2日在北京舉行。會議由中國電工技術學會和中國超級電容產業聯盟主持。中國工程院院士楊裕生等知名專家學者參加會議。
廣西北海工業園區今天介紹,前述項目是廣西北海和榮活性炭公司、北海星石碳材料有限公司在各方專家的技術支持下,歷經10余年時間完成研發。該項目獲得以楊裕生院士為首的鑒定專家團的高度認可,認為項目在北海實現產業化,將打破國外技術壟斷并實現替代進口,填補國內空白,整體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據介紹,超級電容器作為高效儲能器件,廣泛應用于國防軍工、軌道交通、城市公交、起重機械勢能回收、發電與智能電網、消費電子等重要領域和環節。高品質有機體系超級電容活性炭是超級電容器中最核心的材料。
中國一直以來面臨生產超級電容活性炭的雙重瓶頸:一是技術,研發難度大;二是規模,要求低成本、大型、連續化的制備生產。這使得高品質的有機體系超級電容活性炭長期被日本、韓國等外國公司所壟斷,成為中國超級電容產業發展的“卡脖子”工程。
廣西北海星石碳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經過10年的摸索研究,以椰殼作為原料,成功建成具有綠色環保安全特點的高品質有機體系超級電容活性炭的連續生產線。其產品與目前囯外同類產品相比,具有性能較優、易于生產、成本可控、生產過程綠化環保等諸多優點,更具有低雜質、低電阻率、高一致性、少尾氣的創新特點。
目前,項目已經生產的110噸產品,經測試和用戶體驗,其電容綜合性能超過國外產品,批次供應的穩定性更得到客戶的充分肯定。此間專家指出,星石超級電容活性炭在廣西北海工業園實現規模化國產化生產,對中國超級電容器的發展貢獻極大,將帶動廣西超級電容產業的發展。
(轉自中新網)
- [責任編輯:王可]
評論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