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鐵合金網訊】中國冷軋電工鋼投產40年,實際上是從武鋼開始。40年前,我國從日本引進的第一條冷軋電工鋼生產線在武鋼誕生。我們依靠日本硅鋼技術,通過消化、吸收、引進技術,開發出冷軋電工鋼。幾十年來,由武鋼作為“領航者”,在整個產業的共同努力和拼搏下,中國有了自己比較成熟的冷軋電工鋼系列產品。我們從小到大、從無到有,一步步前進。
過去38年(1978年~2016年)的武鋼和近兩年中國寶武集團下屬的武漢鋼鐵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武鋼有限)所取得的成就,令人無比自豪。武鋼有限的硅鋼不斷進步、不斷擴大、不斷前行,從年產7萬噸發展到近200萬噸規模,截至2018年8月份,武鋼有限已累計生產電工鋼2386.318萬噸,其中取向電工鋼655.1679萬噸、無取向電工鋼1731.1501萬噸,累計產量分別占全國累計總量的62%和20%,為我國改革開放的現代化建設做出了卓越貢獻。
可以說,中國電工鋼產業的發展離不開武鋼有限的奉獻和支援,武鋼有限是中國第一家硅鋼生產基地,也是中國硅鋼生產的發源地,我們不忘初心,也不會忘記過去:它留給我們引進、消化、吸收技術的寶貴經驗,留給我們一支較強的研發技術團隊,留給我們較高素質的員工隊伍,等等。
回憶過去,我們更注重未來,更看重今天和未來的武鋼有限。2016年,國家決定,寶鋼、武鋼實施戰略重組,重組后的寶武集團年產粗鋼規模位居中國第一、全球第二,成為中國乃至全球鋼鐵行業最具影響力的企業之一;青山和寶山大生產基地電工鋼產能達到366萬噸,其中無取向電工鋼286萬噸、取向電工鋼80萬噸,是世界上產量最大、品種最全、最具競爭力的電工鋼生產企業。
近年來,武鋼有限全力推動寶武整合融合、全力提升經營能力、全面深化改革、全面加強黨建工作,推動武鋼有限高質量發展,取得了可喜的成績。2017年,武鋼有限實現經營利潤51.5億元,達到近10年來的最好水平。今年1月~8月份,武鋼有限經營利潤為52.71億元,同比增長225.17%,全年預計實現經營利潤67億元。這是一個剛性指標,是武鋼有限全體員工共同努力的結果,更離不開囯家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實施和寶鋼股份的正確領導。
同時,武鋼有限深化企業改革,通過推進組織機構重構、人事制度改革、管理模式變革、設備管理體系改革以及深入開展成本變革等一些列措施,盤活了企業存量,大大降低了人工生產成本,全面提升了產品質量、優化了工廠環境、豐富了企業員工的精神面貌。我們有3個“沒想到”:一是沒想到重組這么短時間,變化這么大,二是沒想到重組以來改革力度這么大,三是沒想到重組以后能如此平穩。我們抓住了重組的機遇,經受住了時間的考驗,看到了武鋼有限的燦爛未來。
未來幾年,武鋼有限將積極按照國家要求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深入化解過剩產能,擬將鋼產能調整為1200萬噸左右,全面提升環保相關工作,有效提升勞動效率,全面迎來一個“減量、綠色、精品、智能”的基地形象。
(中國鋼鐵新聞網)
- [責任編輯:王可]
評論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