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執行副會長、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專家委主任陳斌在年會主題報告中指出:2017年,我國機械工業經濟運行態勢可以用兩句話概括:穩中向好態勢顯現,穩中之憂依然存在。其中機械工業2017年規模以上企業8.7萬家,占全部工業的22.57%,實現主營業務收入24.54萬億元,占全部工業的21.07%,實現利潤總額1.713萬億元,占全部工業22.79%。進出口總額7122億美元,占全國進出口總額的17.35%。其中:進口3063億美元,占全國進口總額的16.64%,出口4060億美元,占全國出口總額的17.94%。
預計2018年全年機械工業經濟運行總體將比較平穩,但增速將會低于 2017年,工業增加值、主營業務收入、實現利潤增速在7%左右。進出口貿易適度增長,增速將低于2017年。
汽車工業方面:2018年,1.6升及以下小排量優惠政策退出,汽車使用環境對汽車消費的約束愈加明顯,加之汽車產銷量已接近3000萬輛,基數很大,汽車工業已經進入到相對平穩的增長期。新能源汽車雖有望保持較快增長,但總體基數較低,對產業升級作用明顯,但對全行業經濟運行影響不大。重型貨車增數明顯回落。2018年汽車產銷增速將會繼續放緩,增速持平或略低于2017年。
電工電器行業:“十三五”以來發電設備行業在相關政策的影響下,煤電去產能調整力度加大,火電設備產量低速增長,對前期高速增長階段積累的過剩產能形成了壓力;風電、水電、光電等清潔能源工作重點是解決棄風、棄水、棄光的問題,輸變電行業投資增速也在放緩,配電行業保持增長。預計電工電器行業2018年增速將低于2017年。
工程機械方面:開局總體延續了2017年的增長勢頭,目前行業需求仍然穩定。機場、鐵路、公路、礦山、農村水利基礎設施等建設對工程機械設備保持增長的作用明顯。預計2018年工程機械行業將繼續保持增長勢頭,但增速將有所回落,出口持謹慎樂觀。
農機行業:由于農機購置補貼政策陸陸續續實施了近20年。“十二五”末,全國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達到63.8%,其中:小麥、水稻、玉米三大糧食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分別達到93.7%。農機保有量接近飽和。馬鈴薯、棉花、油菜、花生、大豆、甘蔗等作物還有很大的空間。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對農機產品的轉型升級將起到促進作用。預計農機行業增長與去年持平或略低。
通用機械方面:作為機械工業第三大行業,由于石化通用機械產品市場領域比較寬泛,相關各行業經濟形勢趨好,特別是高耗能領域節能政策的趨緊為行業帶來了技術改造市場需求的增加,重點在冶金、建材、紡織等耗能大的領域。風機、水泵、壓縮機等小行業都是主打存量市場。特別是國際油價上升帶來行業投資的活躍,整體回升的態勢會延續,預計石化通用行業2018年將會保持平穩增長態勢,增長速度有望高于2017年。
重機行業:2018年重機行業服務領域電力、鋼鐵、有色、煤炭、建材等能源原材料行業結構調整、去產能的大環境還將持續,國內市場的增量需求有限;石化行業由于多級油價攀升,投資活動相對活躍,市場有所增長。預計 2018年發展速度與2017年持平或有提升。
機床行業:處于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市場需求也將出現溫和增長態勢;行業運行延續了2017年恢復性增長的趨勢,預計2018年與2017年持平或略有增長。
船舶行業:2018年,全球經濟發展將趨于穩健,航運市場有望穩中向好。國際海運需求略有增長,老舊船舶不斷淘汰,過剩運力將進一步消化和吸收,新船市場有望繼續保持活躍。預計2018年全球新船成交量在 7000萬~7500萬載重噸,海洋工程裝備成交量約130億美元,新船價格有小幅上漲的可能。大型船舶成交量將在2018年有所回落,部分中小型船舶成交將會活躍,豪華郵輪、汽車運輸船、客滾船等少數特種船市場仍然值得關注。全球油氣開發將繼續回暖,市場熱點仍將集中在浮式生產平臺、海上風電場建設運維裝備以及LNG相關裝備等領域。
2018年1-3月鑄件產品完成:鑄鐵件生產完成693.2萬噸,同比增長 4.32%。鑄鋼件生產完成244.67萬噸,同比增長6.43%。預計2018年鑄件產品產量保持低速平穩增長。
- [責任編輯:張德眾]
評論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