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新辦15日就當前經濟社會發展有關情況舉行吹風會,在被問中美經貿摩擦對我國宏觀經濟影響時,國家發改委新聞發言人叢亮表示,如果美國對2000億美元的中國輸美產品加征關稅,可能對我們的工業生產、就業、外貿、物價產生一些直接的影響,也可能會對市場預期和供應鏈調整帶來一些間接的影響。但是經過測算,影響總體可控。1-7月份的數據也顯示,中美經貿摩擦對我國經濟的影響還是很有限的。我們有條件和足夠的能力來應對,確保年初確定的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圓滿完成。
上半年,國內生產總值同比增長6.8%,連續12個季度穩定在6.7%至6.9%的區間。居民消費價格漲勢溫和,前7個月居民消費價格上漲2%。就業基本穩定,7月份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為5.1%。國際收支基本平衡。
叢亮認為,中美經貿摩擦對我們經濟的影響還是很有限的。我們有巨大的市場空間和強勁的改革開放動力,整個經濟會保持穩中向好的發展態勢。
叢亮指出,由于“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這種加征關稅的行為不僅僅打擊的是中國。以美國第一輪340億美元的加征關稅為例,其中受影響的59%的是外資企業生產的商品,包括美國自己的企業,包括德國、日本的企業,所以不可避免對整個生產網絡產生影響,也影響美國跨國公司,所以美國國內反對這種加征關稅行為的聲音比較多,特別是在產業界。
“我們沒有像某些國家一樣,我們還在不斷地擴大開放,擴大改革深度。比如我們對一些消費品降低關稅,鼓勵外商直接投資,同時跟歐盟以及東南亞一些國家建立相應的貿易往來。”叢亮表示,我們有條件和足夠的能力來應對目前貿易摩擦的影響,確保年初確定的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圓滿完成。
叢亮進一步指出,下半年我們將堅持穩中求進的工作總基調,統籌推進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各項工作,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
國家發改委秘書長、新聞發言人叢亮在國新辦吹風會上表示,當前中國經濟“形穩”、“質優”、“勢好”。下半年,要加強基礎設施領域補短板的力度,有效保障在建項目資金需求,加快今年地方政府專項債券的發行和使用進度,推進建設和儲備一批重大項目,并進一步鞏固民間投資向好勢頭。在鐵路、民航、油氣、電信等領域,推出一批有吸引力的項目,鼓勵民間資本參與。
叢亮表示,今年以來,我國經濟運行保持了總體平穩、穩中向好態勢。下半年將堅持穩中求進的工作總基調,統籌推進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各項工作,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一是保持經濟平穩健康發展,要堅持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積極的財政政策要更加有力,穩健的貨幣政策要適度中性,提高政策的前瞻性、靈活性、有效性,加強政策統籌,形成政策合力,避免政策的負面效應疊加,精準施策,做好“六穩”工作。二是把補短板作為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點任務。要加大基礎設施領域的補短板力度,深入實施創新發展戰略,并打通去產能的一些制度阻梗,降低企業成本,降低增值稅稅率效應在下半年會進一步顯現。三是要把防范化解金融風險和服務實體經濟更好地結合起來,要堅定做好去杠桿工作,但是要把握好力度和節奏,協調好各項政策出臺的時機,要松緊搭配。通過機制創新提高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和意愿,深化匯率市場化改革。四是繼續推進改革開放,繼續推出一批管用見效的重大改革舉措,要落實擴大開放和放寬市場準入等重大舉措。五是下決心解決好房地產的問題,要堅持因城施策,促進供求平衡,合理引導預期,整治市場秩序,堅決遏制房價上漲,加快建立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的長效機制。六是做好民生保障和社會穩定工作。通過實施這些舉措,中國經濟的發展潛力將不斷釋放,后勁將不斷增強,我們有信心保持經濟平穩健康發展。
叢亮表示,下一步,為支持企業發展,要支持進一步減輕企業稅負,降低企業非稅負擔,特別是要支持民營企業發展,落實好改革開放和放寬市場準入的一些重大舉措。同時,我們要創造更有吸引力的營商環境,為外商在中國更好地投資、更好地生產、更好地進行業務活動創造條件。
來源:網絡
- [責任編輯:Wang Linyan]
評論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