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澳大利亞MiningNews.net網站發表了一篇礦業格局即將發生巨變的文章,現摘錄如下。
文章稱,不久前特朗普在明尼蘇達州德盧斯舉行集會。參加此次集會的有當地共和黨政客,還有幾名礦業界代表。會議期間,幾位代表談及明尼蘇達州的礦業開發。毋庸多言,特朗普總統對此是支持的。
當日上午,德盧斯新聞論壇報發表了美國內政部常務副部長大衛·伯恩哈特(David Bernhardt)的文章。伯恩哈特指出,明尼蘇達州的鐵嶺(Iron Range)在二戰期間為美國鋼鐵工業供應了鐵礦石,盡管資源潛力巨大,但目前美國許多關鍵礦產卻需要依賴國外進口。
目前,明尼蘇達州仍然是美國重要的鐵礦石生產州,而德盧斯雜巖體還蘊藏著世界最大未開發鉑族金屬礦床。
自從去年12月20日特朗普總統簽署行政令鼓勵關鍵礦產國內生產以來,內政部已經開放了從加利福尼亞到內華達州超過1000萬英畝的土地用于礦產勘探。
伯恩哈特表示,大多數礦業項目的環境許可批準將在一年內完成,內政部已經縮短了許可審批時間,而過去審批文件在辦公桌上一放就是數周或數月。
這僅僅是開始。
不要低估了美國人在壓力下爆發的能力。一戰期間,德國切斷了對美國鉀鹽供應,美國幾乎從頭開始了鉀鹽開采。1941年以后,美國再次大規模啟動國內礦業生產。
多年來,美國關鍵和高技術礦產方面的專家一直在提醒這些礦產供應一旦中斷將帶來的風險。但是在布什和奧巴馬執政期間,這些警告都被當作了耳旁風。
但是現在事情出現了大轉機。
5月份,美國內政部公布了35種對經濟和國家安全至關重要的關鍵礦產目錄。雖然其中多數礦產有點神秘,但是有一些是澳大利亞優勢的礦產,包括:鈷、鋰、石墨、鉀鹽、稀土、鎢和釩。
就釩而言,美國國內并不生產,主要依靠從中國、俄羅斯和南非進口。
還有錫,美國大部分錫消費需要依靠進口。
也許這不是巧合,兩周前,美國眾議院以229票對183票表決通過了國防授權法案第122號修正案。該法案簡化了許可審批流程,即由一個部門集中管理。雖然這項修正案還需要由參議院表決通過,但是國會顯然獲得了兩黨支持,因此在參議院通過的可能性較大。
正如預期,北美礦業公司利用關鍵礦產發布和簡化審批流程之機推進自己的礦業項目。德克薩斯礦產資源公司(Texas Mineral Resources)馬上公布了其在埃爾帕索(El Paso)附近的朗德托普(Round Top)項目包含多種關鍵礦產,除主礦為稀土金屬外,還有其他12種,包括鈹、鈧、鉿和錳。
在加拿大風險交易所上市的基石金屬公司(Cornerstone Metals)也發布了一則有關內華達州卡林(Carlin)釩礦項目的公告。
目前,一些有關專家又在鼓吹礦產危機論。華盛頓一家頂級政治網站《國會山報》6月26日發表了美國企業研究所研究員和美洲大學經濟學教授馬克·J·佩里(Mark J Perry)撰寫的長篇文章,再次警告美國許多關鍵礦產過度依賴進口。
佩里稱,美國國防部門每年消耗75萬噸關鍵礦物和金屬,其中越來越多地需要從國外進口。
美國地質調查局估算,美國礦產資源儲量價值大約6.2萬億美元,但是,正如佩里指出的那樣,受限于極為復雜的國家審批體系,大部分資源無法得到開發。
顯然這種狀況即將發生改變。而手中掌握有美國礦業項目的澳大利亞礦業公司正密切地關注這些變化。
來源:網絡
- [責任編輯:Wang Linyan]
評論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