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放開限煤令,或加大對美國煤炭進口?
中國前段時間推出成串煤炭進口限令,欲為拉高國內煤炭價格和開采量保駕護航。然而距最新限令的發布才剛過一個月,中國就開始考慮加大對美煤炭進口,這讓澳大利亞又慌又惱:說好的限煤呢?而且既然考慮增加煤炭進口,為何獨向美國拋出橄欖枝?
中國欲加大對美煤炭進口,主動縮減貿易逆差
有報道稱中國正研究從美國進口煤炭的方案,西弗吉尼亞州是優先考慮的進口地,其他地區待定。除了為獲取更多優質煤炭外,這也是中國為縮減中美貿易逆差做出的重大讓步:在能源領域主動提高美國對華出口利潤。
煤炭蘊藏量占全球27%、產量占10%,這足以見得美國在全球煤炭界多么舉足輕重,但隨著全球能源結構逐漸向低碳環保轉型,美國煤炭市場遭遇瓶頸,國內持續下滑的煤炭產量與使用量為其敲響警鐘:美國煤電在電力使用中的占比將從2015年的33%降至2040年的26%,煤炭能源的壓倒性經濟優勢也不復存在。
幸好大洋彼岸還有中國市場。中國是世界煤炭生產與消費大國,于2008年從煤凈出口國轉變為煤凈進口國,原因有多:一是中國煤炭含熱量低、高磷高硫等特性未達國家新出臺的環保標準,只能從國外進口高質煤;二是由于運力、中間商差價等區別,海運煤成本比內陸煤低。如此,高性價比的美國煤炭成功獲得中國青睞。
澳大利亞:同為煤炭大國,為何選它不選我?
同樣身為煤炭儲蓄和出口大國,澳大利亞對中國此舉并不滿意。上個月,中國才為提振國內煤價和產量出臺了新限令——在8個南方港口實施煤炭進口限制措施,其中有如禁止進口煤船靠卸、收緊煤船通關等。政策收緊讓澳大利亞、美國立馬成了難兄難弟:若是在中國都吃閉門羹,自家煤炭銷路何在?
新限令還沒被捂熱呢,本與澳大利亞同病相憐的美國轉頭就被中國重新召喚,這事兒擱誰心里都不好受。澳大利亞了解美國的煤炭現狀:行業復蘇僅過去一年多,前景依舊黯淡,更何況其就業和產量嚴重依賴海外市場。可以說,中國的一舉一動關乎美國煤炭業的安危,但對澳煤而言又何嘗不是呢?
中國掩上了市場大門,澳大利亞就不得不提前尋找新買家。可惜,即使日本、韓國、印度等國長期從澳大利亞進口煤炭,但能媲美中國的買家幾乎沒有——前兩國的煤炭進口量實在太低,而市場龐大的印度又不樂于購買高價的澳煤。
既沒有讓中國主動增加煤炭進口的籌碼,又找不到優質的“下家”,澳大利亞煤炭今年一季度的數據已將它的不幸昭告全世界:出口額為142.6億美元,同比下降6.4億美元。如若仍不能盡快到突破口,澳煤該如何存活?
- [責任編輯:liuzhengrong]
評論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