秉承綠色發展理念 參與“一帶一路”建設
為有色行業開展國際產能合作作出更大貢獻
——在中國有色金屬行業綠色發展論壇上的發言
中國有色集團副總經理、國際產能合作聯盟輪值主席 嚴弟勇
尊敬的陳全訓會長、鄭持平副司長、各位領導、各位同仁:
綠色代表希望,綠色象征責任。剛剛,中國有色集團當選了中國有色金屬國際產能合作企業聯盟新一任輪值主席單位,這是行業同仁的高度信任和對共同“走出去”的期許,我們深感使命光榮、責任重大。我理解,聯盟是一個互通有無的平臺,交流經驗、分享智慧是聯盟首要的和重要的職能之一。所以,按照協會和論壇組委會的安排,我非常樂于將中國有色集團在海外實現綠色發展的經驗向大家做一匯報。
歷史總是在一些特殊年份給人們以汲取智慧、繼續前行的力量。2018年是中國有色集團成立暨“走出去”35周年,以我們打造“百年老店、世界一流”的時間軸來計算,中國有色集團當前正處在大有可為的青年期。今天,適逢“五四”青年節。我還記得,習近平總書記在2013年“五四”青年節給大學生回信時曾經勉勵青年人:“得其大者可以兼其小。”這樣的期許,同樣適用于正處在而立之年的中國有色集團。近年來,中國有色集團積極響應黨和國家推進綠色發展的號召,將綠色發展作為加強科技創新的重要機遇和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重要途徑,倒逼結構調整、轉型升級、科技創新、節能減排等工作,樹立了參與“一帶一路”建設的責任形象,推動了在海外的可持續發展。我們的做法主要有四點:
堅持觀念先行,強調包容增長,培育“綠色思維”。
近年來,黨中央提出的五大發展理念,特別是習近平總書記“打造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要思想,使我們深刻認識到綠色發展對于“走出去”事業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緊迫性。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要建設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榮、開放包容、清潔美麗的世界,要堅持環境友好,保護好人類賴以生存的地球家園。去年召開的“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指出,要踐行綠色發展新理念,倡導綠色、低碳、循環、可持續的生產生活方式,加強生態環保合作,建設生態文明,共同實現2030年可持續發展的目標。同時承諾,我國將設立生態環保大數據服務平臺,倡議建立“一帶一路”綠色發展國際聯盟。2017年5月,環保部、外交部、發改委、商務部聯合發布了《關于推進綠色“一帶一路”建設的指導意見》,全面推進全球綠色化進程。今年4月13日,陳全訓會長在協會三屆理事會八次會議上,再次明確要求各企業要加強環保政策宣貫,大力促進行業綠色發展。黨和國家、各部委和行業協會的部署和要求,都為中國有色集團在海外實現綠色發展、和諧發展、持續發展提供了重要遵循。
從自身來講,中國有色集團在實踐中深刻體會到綠色發展已經成為全球治理的重要環節和企業“走出去”的內在需求。目前,中國有色集團“走出去”已有35年歷史,參與“一帶一路”建設也邁進了第5個年頭。我們充分認識到,“一帶一路”建設的終極目標是實現沿線國家和地區的繁榮合作,而要完成這一目標,關鍵要靠發展。當前,自然資源短缺、環境破壞已成為全球性難題,科學破解這一難題,協調好經濟增長同生態、資源以及環境之間的沖突,實現以環保、節能為主要特點的綠色發展已經成為沿線國家的共識。
當前,中國有色集團的業務范圍遍布80多個國家和地區,包括“一帶一路”沿線的30多個國家。這些國家多數處在工業化初期或者上升階段,采取的工業化發展道路及發展模式,對今后勢必產生重大的影響,如果還是沿用傳統的高消耗的發展模式來推動當地經濟,勢必又回到先污染后治理的發展怪圈中,結果可想而知。基于這樣的考慮,中國有色集團在深度實施“走出去”戰略的過程中,始終將綠色發展的理念融入到“一帶一路”建設,始終堅持綜合統籌資源、環境與生態之間的關系,敬畏自然、著力保護人們賴以生存的自然生態環境。無論是技術選擇、設備選型等前期工作,還是項目建設、生產經營等關鍵流程,我們都要求各級境外出資企業首先從思想觀念上扭轉固有思維,高度重視綠色發展、更加關注經濟社會的包容性增長,充分考慮東道國的生態環境,堅持走綠色發展、資源變革之路,不進行盲目開發,做好“一帶一路”沿線的生態保護工作,為促進沿線地區實現科學發展打好了基礎,體現了中央企業的責任和擔當。
加強結構調整,優化產業布局,培育“綠色市場”。
“走出去”是中國有色集團實現世界一流“有色夢”最大的核心競爭優勢。2009年4月13日,習近平總書記視察中國有色集團總部時稱贊:“你們的發展是開拓性的,發展前景非常廣闊。企業有一股子勁兒、有一種精神,無論是國內的改革發展,還是在國際上實施的‘走出去’戰略,你們都取得了顯著成績。”中國有色集團境內外全體干部職工始終牢記總書記的鼓勵和鞭策,積極推動國際產能合作,全力參與“一帶一路”建設,“走出去”戰略不斷向縱深推進。
肩負著黨和國家的重托,中國有色集團在深度實施“走出去”戰略的過程中,深感中國企業“走出去”必須破除一個錯誤觀點,中國不是把過剩的、淘汰的、污染的產能輸出去,而是把中國最好的產品和技術輸出去。目前,中國有色集團掌握的銅鉛鋅冶煉技術已達到或接近世界先進水平,旗下企業多次入選“全球最大250家工程承包商”、“全球設計公司200強”,擁有有色行業最大的裝備制造基地,具備了優勢產能、關鍵技術、成套裝備的輸出能力。而“一帶一路”沿線許多國家都以礦業作為支柱產業,對資源開發有迫切的需求,急需用“中國方案”推動工業進程、實現綠色發展。
需求的導向,就是合作的方向。我們以優勢產能、成熟工藝、成套設備、工程服務、先進技術的輸出為牽引,投資建成了中國在境外的第一座有色金屬礦山、第一座大型火法銅冶煉廠、中緬兩國第一座合資鎳礦山、中蒙兩國最大的合資鋅礦山等。在中亞、東北亞、東南亞、中南部非洲等項目相對集中的區域,我們引導企業上下游聯動,打造了資源循環經濟產業鏈,實現了資源的高效環保、綜合利用,將更多工業附加值留在了當地。目前,我們從1座境外礦山起步,逐步發展到擁有8座境外礦山、7座境外冶煉廠、1家境外經貿合作區、5家境外上市公司,產業結構日趨合理,市場份額逐步擴大,國際影響力和知名度顯著增強。在國際工程承包領域,我們承建的境外項目奠定了伊朗有色金屬工業的基礎,結束了哈薩克斯坦、越南不產電解鋁、電解銅的歷史,破解了有色行業的諸多國際性難題。截至目前,中國有色集團擁有境外重有色金屬資源超過2000萬噸,承建的境外工程項目合同額超過1000億元,與東道國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利益共同體、責任共同體和發展共同體。
依托科技創新,挖掘資源價值,培育“綠色動能”。
“一帶一路”沿線有色金屬資源豐富,銅、金、鋅、鋁、銻等資源儲量均居世界前列。以銅為例:“一帶一路”沿線的印尼、俄羅斯、波蘭、哈薩克斯坦、蒙古、伊朗等12個國家都是重要的產銅國,合計銅精礦產能占到全球的16%,粗銅產能占到全球的23%,精銅產能占到全球的19%,這為銅資源對外依存度高達80%的中國提供了巨大的合作空間。
礦產資源合作是中國有色集團參與“一帶一路”建設的先行產業、核心產業,也是倍受國際社會關注的綠色發展重點領域、敏感領域。在參與全球礦產資源配置的過程中,我們始終秉承“珍惜有限,節約資源”的原則,依托自主創新和科技攻關,積極提高技術裝備水平,努力降低礦石損失率、提升資源回采率、提升選礦技術指標,細水長流地經營好每一座境外礦山,穩步提升了礦產資源的綜合利用率,實現了科學、合理、高效開采,保護了寶貴而有限的礦產資源,既實現了資源的“吃干榨凈”,也留住了當地的“綠水青山”。
中國有色集團是國家創新型企業,擁有兩位中國工程院院士領銜的科技研發隊伍,擁有國家級創新平臺9個、省級及行業創新平臺31個,這些都為我們境外資源的綠色開采提供了強有力的科技后盾。依靠科技創新,我們的海外企業解決了一批制約企業發展的技術問題,部分領域已經開始由“跟跑者”向“并行者”、“領跑者”轉變。在贊比亞,我們研發的高效采礦方法與破碎礦巖巷道掘支技術,一舉攻克了難采礦體采礦的世界級難題,成功開采了原西方技術不能開采的高度難采礦體;我們自主設計建設的第一個艾薩冶煉廠,是世界煉銅史上第一家采用艾薩爐生產高品位冰銅的企業,粗銅能耗達到世界先進水平;我們與中南大學成立的生物冶金工業化試驗示范基地,實現了低成本開發利用低品位尾礦資源。在剛果(金),我們投資4.4億美元的盧阿拉巴銅粗銅冶煉項目已于今年3月底正式開工建設,這是剛果(金)第一座具有世界先進工藝技術水平的現代化大型粗銅冶煉項目。在緬甸,我們投資建設的達貢山鎳礦采用了世界一流的紅土型鎳礦冶煉工藝,擁有自主設計制造的亞洲體積最大的兩條焙燒回轉窯、亞洲領先的兩臺72兆伏安鎳鐵電爐,在世界上首次采用了高差大、坡段長的4.6公里管狀帶式紅土礦輸送系統,填補了我國鎳鐵冶煉領域的多項技術空白,為我國鎳鐵冶煉技術趕超國際先進水平做出了貢獻。
綠色發展是一場資源革命,需要新技術作為牽引。工業4.0是以智能化、信息化為核心,以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量子通訊等前沿技術為代表的新一輪產業革命。中國有色集團注重引入世界先進技術,積極推動東道國工業升級換代。我們要求境外企業瞄準第四次工業革命的最前沿,著力推動傳統礦山開采方式、傳統生產方式的轉變,努力占領未來經濟的制高點。以我們在贊比亞開發的謙比希銅礦東南礦體為例:我們全面引入信息化、自動化、大數據,用數字化引領礦山發展,項目建成后井下勞動生產率將從過去的2噸/人/天提高到10噸/人/天,達到銅礦山井下開采的世界先進水平,將實現安全、高效、低成本、綠色環保開采。
加強節能減排,關注環境保護,培育“綠色情懷”。
隨著中國有色集團“走出去”業務的不斷拓展,我們需要面對節能減排、環境保護等方面的重重壓力。但是這些年來,中國有色集團主動變壓力為動力,不僅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的重要指示精神,將節能減排和環境保護專項規劃納入境外企業總體發展戰略,而且在境外企業大力倡導“節能是第一能源”的理念,牢固樹立底線意識,將嚴守生態保護紅線作為企業生產經營的重要前提條件,積極打造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企業。
目前,中國有色集團在世界各地開發的礦山、建設的冶煉廠、承建的工程,在質量和環境保護方面都達到了國際一流水平。在贊比亞和剛果(金),我們的銅礦項目從未因為排放不達標等原因被停工過一天,成為非洲當地企業學習、對標的國際標準。在蒙古國,我們投資的圖木爾廷敖包鋅礦自投產以來,已在廠區和水源地種植樹苗1萬余棵,同時發展節水技術,使選礦廢水循環利用率達到85%,并在采礦后對采礦基地進行復墾,被當地人稱為“草原上的明珠”。在緬甸,我們在建設達貢山鎳礦項目的過程中,增加投資2.4億元建設了三大收塵系統,不把一絲污染帶出廠門;在架設140公里長輸電線路的過程中,我們采用高塔架線的方式,未砍伐一棵樹木,保護了當地珍稀的森林資源,充分體現了中央企業“立足長遠、關注環境、和諧發展”的理念。作為中國有色集團副總經理,我還兼出資企業中國十五冶的董事長。該公司作為有色冶金行業建筑工程領域的一支“鐵軍”,足跡遍布海外20多個國家和地區,先后榮獲5座“中國境外工程魯班獎”。在亞洲、非洲、南美洲承建的所有項目中,該公司都始終遵循“綠色施工”原則、踐行“低碳建設”理念,全部實施了“節約鋼材、節約能源、節約用水、節約用地、保護環境”的“四節一環保”措施,承建項目投產后的綜合能耗、廢氣排放、廢水排放等指標均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受益于“環境優先、綠色發展、持續增長”的正確發展理念,中國有色集團已在贊比亞、剛果(金)、蒙古、緬甸、塔吉克斯坦等國投資或計劃投資超過50億美元,累計交納稅收近7億美元,投入基礎設施建設超過2億美元,為當地提供了2萬個穩定的就業崗位,提供捐款超過5000萬美元,海外項目發布了國別社會責任報告。由于我們的企業和項目分布在世界各地,中國有色集團很大程度上也在扮演著傳播我國生態文明理念、我國有色行業責任情懷的重要角色,樹立了中國有色金屬工業企業的良好海外社會形象。
多年來致力打造碧水藍天下的綠色企業、和諧企業的實踐,使中國有色集團對綠色發展、低碳發展的理解不斷加深。我們體會:第一,企業“走出去”,綠色是基本的要求,也是成功的保證。注重生態文明、積極保護環境、實現綠色發展是企業的形象,更是企業長遠發展的重要基石。第二,環境保護是全球的事業,注重生態文明是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是國外有國外的特點,“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有沿線國家的法律,國情不同,環境稟賦不同,環境重點關注問題也不同,企業“走出去”要結合當地的特點,對癥下藥、有的放矢。第三,注重生態文明、實現綠色發展,是企業科技創新的重要驅動力,是轉型升級的重要推動力。第四,綠色發展不能靠單打獨斗,有色行業企業“走出去”實現綠色發展、持續發展,應以協會為橋梁、以聯盟為紐帶,統一思想、凝聚合力、整合資源,實現共同發展、長富久安。
各位領導、各位同仁: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問題,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雖然我們已走過萬水千山,但仍需要不斷跋山涉水。半個多月前,習近平總書記在博鰲亞洲論壇上指出:“面向未來,我們要敬畏自然、珍愛地球,樹立綠色、低碳、可持續發展理念,尊崇、順應、保護自然生態,不斷開拓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為我們的子孫后代留下藍天碧海、綠水青山。”讓我們共同攜手,深入貫徹總書記的重要指示,在協會的關心支持下,譜寫中國有色金屬工業企業“走出去”的綠色發展新篇章!
祝本次論壇圓滿成功!
謝謝大家!
第15屆中國鐵合金國際會議
★時間地點:2018年5月30日-6月1日,重慶解放碑威斯汀酒店
★主辦單位: 中國五礦化工進出口商會 中國鐵合金網
★支持單位:中國鐵合金工業協會 國際鉻發展協會 國際錳協會 印度鐵合金生產企業協會 國際鐵合金協會
★鉆石贊助單位: 重慶博賽集團
黑色鋼鐵、有色產業發展綠色環保化,近年來工信部公布了一大批中國綠色化鋼鐵,鐵合金工廠名單,而冶煉合金企業隨著冶煉水平的發展從人力勞動到部分生產環節實現自動化運行,生產效率的提升推動了企業盈利模式變化,從從前的單一產品到生產多元化冶金產品,產業布局協同發展。
- [責任編輯:tianyawei]
評論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