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鐵合金網訊:4月12日—13日,由中國煤炭資源網主辦的“2018年(第八屆)國際煉焦煤資源與市場高峰論壇”在北京舉行。來自政府、煤焦鋼行業協會、研究機構、國內外知名煉焦煤企業的領導及專家學者就焦煤產業鏈的生存發展,市場運行趨勢和熱點進行深入探討和研判。
在此次論壇中,中國煤炭經濟研究會副會長兼秘書長梁敦仕分析整個煤炭行業經濟運行情況的同時重點闡釋了當前煤炭相關政策取向——去產能、穩市場、調結構、促轉型,為分析煉焦煤市場政策環境提供了權威依據。
具體而言,去產能政策上,2018年將退出煤炭產能1.5億噸左右,并要加大“僵尸企業”破產清算和重整力度;穩市場政策上,主要集中于加快煤炭產能置換、推行煤炭中長期合同、平抑市場價格異常波動、加強煤炭進口監管,建立煤炭最低和最高庫存制度等方面;調結構重點在于發展大基地、組建大集團、建設大煤礦;促轉型政策著眼于推動降成本、“三供一業”分離移交、降杠桿、企業兼并重組等方面。
針對焦化行業的發展形勢,中國煉焦行業協會會長崔丕江分析稱,焦化行業2017年經歷了不平凡的一年,在鋼材價格不斷上漲的帶動下,焦炭價格在波動中保持上漲,行業經濟效益進一步好轉。
對于2018年我國焦化市場的供需狀況,崔丕江表示,還是處于供過于求的局面,仍將在波動調整中運行,焦化企業的調整分化還將繼續演變。市場的波動變化除了用戶市場的穩定性影響外,環保合規達標的監管影響將是重要因素。另外,鋼鐵企業轉爐廢鋼消費量的增加,對焦炭需求的減量將逐步顯現。后續隨著環保治理力度加大以及2+26城市錯峰限產政策的出臺,焦炭市場如何實現穩定健康發展,并在起伏不定的市場中保持盈利,是焦化企業面臨的新課題。
鋼鐵作為煉焦煤的重要下游產業,直接影響著煉焦煤行業的未來走勢,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副秘書長石洪衛指出,2017年鋼鐵行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取得了明顯成效,鋼材產能利用率逐步恢復,鋼材價格恢復性上漲,企業資產負債率略有下降,但是目前行業利潤、效益尚未達到良好狀態。對于未來行業形勢,石洪衛指出,目前我國鋼鐵消費量已經處于峰值期,“十四五”期間,鋼鐵消費將會出現下滑,大致保持在每年6.5億—7億噸的消費水平,因此對煉焦煤的消耗將出現下降趨勢。
汾渭能源信息服務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劉新華對2018年煉焦煤市場的運行情況作了具體的供需分析,她表示,2018年經濟增速放緩,鋼鐵產需穩中趨降,而且環保對鋼鐵、焦炭等約束因素依然存在,因此煉焦煤需求也將保持穩中趨降態勢。而煉焦煤產量呈繼續小幅回升趨勢,預計煉焦精煤產量從2017年的4.46億噸回升至2018年的4.54億噸,增長1.8%。
“從供需對比來看,煉焦煤供應偏緊狀態有所緩解,但并不會出現明顯過剩的狀況。安監、環保、進口調控、重大活動/會議等因素將階段性影響煉焦煤供需,進而使價格波動。我們判斷2018年煉焦煤價格總體仍將維持高位震蕩。”劉新華說。
山西焦煤集團有限公司是目前我國最大的煉焦煤生產加工企業和煉焦煤市場主供應商,對全國煉焦煤市場的影響舉足輕重。山西焦煤集團煤焦銷售有限公司合同部副部長喬大力對2018年二、三季度的煉焦煤供需形勢持樂觀態度,在平穩運行的大背景下,認為在優質煉焦煤品種方面將長期存在供不應求局面。此外,他透露稱,長期穩定合作是煤鋼焦上下游企業平穩健康發展的基礎,山西焦煤集團將致力于產業鏈健康穩定可持續發展。
據了解,自2011年以來,由中國煤炭資源網主辦的“國際煉焦煤資源與市場高峰論壇”已成功舉辦了7屆,作為國際煉焦煤市場的頂級峰會,該會議已經得到了來自國際國內企業和機構的廣泛關注和支持,該會議發布的價格預測已成為煉焦煤市場發展的風向標。
- [責任編輯:Liu li]
評論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