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年報扭虧為盈后,*ST釩鈦9日晚間披露一季度業績預告,公司一季度預計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4.3億至4.8億元,基本每股收益0.0501元至0.0559元/股,凈利潤與上年同期相比增幅高達94%至116%。扣除本報告期預計非經常性損益-439萬元及2017年同期處置重慶鈦業老廠區土地等非經常性損益9818 萬元因素影響,一季度公司經常性損益較去年同期增長幅度達到251%至291%。
公司公告表示,一季度業績大幅增長的主要原因是釩鈦產品市場的持續向好,以及公司運營效率提升。其中,今年一季度釩產品市場持續向好,平均價格較去年同期增幅達到84.67%,同時,公司積極堅持市場導向,擴大生產規模,釩產品銷量同比增加9.16%。此外,重慶鈦業產能逐步提升,產品質量品級不斷提高,實現了達產達效。公司持續強化釩、鈦產品供產運銷銜接和成本管控,資產管理效率和整體盈利水平提升明顯。
資料顯示,2017年,我國釩產品產量8.1萬噸,約占全球的54%,其中*ST釩鈦釩產量高達2.28萬噸。而在公司重大資產重組剝離虧損資產專注釩鈦領域后,公司作為全球產能最大的釩生產商,世界釩產業龍頭的地位也將更加穩固。近年來,釩在非鋼領域的應用空間逐漸打開,釩電池行業空間巨大,*ST釩鈦將重心放在釩電解液領域。據公司1月23日公告顯示,攀鋼集團已將西昌鋼釩所屬釩制品分公司、攀研公司所屬釩電池電解液試驗線和釩氮合金試驗線交由公司托管經營,而公司方面表示,依靠著公司所擁有的高純五氧化二釩生產技術,公司將在未來加速布局釩電解液領域,開拓釩產品應用的更廣闊空間,實現公司業績的平穩增長。
市場人士認為,展望未來,作為釩產業龍頭,*ST釩鈦在釩產業發展方面掌控著絕對的資源優勢與市場話語權,近年來沉穩布局非鋼領域,未來想象空間巨大。而在鈦方面,公司重慶鈦業產能逐步提升,產品質量品級不斷提高。同時,公司其低成本制鈦技術產業化取得實質性突破,隨著氯化法鈦白的重要性不斷提升,公司有望在鈦白粉行業新一輪整合潮中拔得頭籌,進一步提升公司鈦產業話語權。此外,公司已于今年3月21日向深交所提交了公司股票恢復上市申請文件,并于3月27日收到深交所受理回復函。
- [責任編輯:Wang Linyan]
評論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