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對美加收關稅對化工品期貨影響
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3日依據“301調查”結果公布擬加征關稅的中國商品清單,涉及每年從中國進口的價值約500億美元商品,美方未來擬對這些中國產品加收25%的懲罰。此前,美國宣布對于原產于中國的鋼鐵和鋁加征關稅。北京時間4日下午,商務部官方發布關于對原產于美國的部分進口商品加征關稅的公告,涉及2017年中國自美國進口金額約500億美元。
中美貿易戰開打,從宏觀角度來看對于整體經濟增長是負面的。對于大宗商品(除農產品(000061,股吧))整體利空。從中美近兩次貿易戰交手制裁清單來看,美對中制裁領域主要集中在信息和通信技術、航天航空、機器人、醫藥、機械等行業的產品以及鋼鐵和鋁等大宗工業品,而中國對美制裁領域主要集中在大豆等農產品、汽車、化工品、飛機等進口商品。總體看,中國進口美國工業品較少,而出口較多;同時進口美國農產品較多。
總體看,農產品方面對于美國是利空,而對于中國是利多,可以進行多內盤農產品,空美盤農產品操作。工業品方面利空國內,可在國內進行多農空工的操作。
對于化工品的具體影響來看:
PVC:2017年進口自美國PVC粉28.6萬噸,國內總進口量100萬噸,進口自美國占總進口量比例28.6%;國產量1790萬噸,自美國進口量占國產量1.6%。根據貿易方式,進料加工和來料加工占總進口量的96%,后期以制品出口。2017年PVC地板出口262.94萬噸,折算PVC粉170.91萬噸,進口PVC粉100萬噸,消耗國產PVC共70.91萬噸,占國產量僅4%。PVC出口方面,國內主要出口到印度、馬來西亞、哈薩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泰國、韓國、俄羅斯,沒有PVC粉出口到美國。總體看,盡管美國PVC在中國進口中占比較高,但占國產量的比例較低,同時進口PVC基本以進料加工或來料加工為主;而出口中沒有出口到美國市場的,因此,中美貿易戰對PVC影響很小。
聚烯烴:對美征稅主要影響供給端,對聚乙烯來說影響最大的是稅則號為39011000的初級形狀比重<0.94的聚乙烯,也就是LDPE,從美國進口的貨源成本將提升,這部分占我國LDPE總進口量的6.5%,而2017年PE(包括LLDPE、HDPE、LDPE)的總進口量1180萬噸,15.5萬噸的貨源對于整體來說影響有限。對于聚丙烯來說沒有直接影響,有相關性的是丙烯鏈上的影響,包括上游的液化丙烷、丙烯腈等,液化丙烷是PDH的原料,國內現有多套PDH裝置,其中部分使用中東(如萬華)或者日韓(如寧波海越)等地的丙烷,而渤海化工、三圓石化與美國丙烷簽訂供應協議,所以一旦實施后PDH的成本上漲是相對確定的;此外,丙烯腈的供應也受到一定影響,隨著國內產能的增加,目前對外依存度20%,其中有不到1/3是來自美國。因此可以看到,對于聚烯烴的供應端略有影響。
美國對中國(塑料制品)征稅則主要影響我國的需求端,2017年我國塑料制品總產量7515萬噸,同比增長3.4%,出口主要是面向歐美,從金額上來說,2017年我國出口塑料417億美元,其中對美國出口125.56億美元,約占總出口的30.43%,同比增長13.29%,一旦征稅實施,則對國內聚烯烴的需求有較大打擊。
縱觀來看,對美征稅的部分實際上我國對外依存度在下降,而美對我國征稅的部分仍是我國處于快速發展的行業,因此中美貿易戰實施,對我國聚烯烴產業來說弊大于利。
- [責任編輯:liuzhengrong]
評論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