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在全球鎂市場當前占有絕對主導地位,但是也有一些企業正在挑戰著地位。鑒于未來數年金屬鎂需求被寄厚望將繼續增加,更多的鎂用戶希望使得原材料供應多樣化。
全球倡導綠色科技的理念也是助推鎂需求的一個關鍵因素。歐洲、美國以及新興經濟體在研發節能汽車上儼然已經展開競賽。鎂被很多專業人士看做是汽車部件的理想材料。例如,通用已經生產了鎂制控制臂,較鋁控制臂輕30%。
在開發綠色汽車上鎂的優勢是很明顯,但是制造商嚴重依賴中國金屬鎂出口。中國占總市場份額約90%,而美國鎂業是美國地區唯一的金屬鎂廠家。
但是近年來自歐洲、加拿大以及非洲的生產商也正在挑戰著中國的絕對主導地位。事實是,1994年美國占全球鎂供應量54%,當時中國產量占比僅為4%。因而市場份額再次發生大的轉變也不無可能。韓國鋼鐵巨頭POSCO已經設定2000毫米鎂板的生產計劃,將于2013年3月開展。而POSCO也與英國伊利科創公司開展鎂板應用研究項目。
另外一些新興礦企也積極入市,挑戰中國的鎂市主導地位。West High Yield資源公司的首席執行總監Frank Marasco稱:“制造商期待另一種區別于中國的生產工藝。”而他們公司也期望與更多客戶建立長期合作關系,影響全球鎂市供應和定價格局。
Gossan資源公司的首席執行總監Douglas Reeson指出,自去年泰國洪災嚴重影響供應鏈后,汽車制造商也尤其期待原材料供應多樣化格局。Reeson稱,僅依賴于單一的原材料供應方風險是很大的,地震以及政治變化等種種因素都是問題。
而West High Yield資源公司和Gossan礦企兩家公司的言辭不僅出于鎂需求前景角度,從生產和價格方面也對中國鎂企發出挑戰。West High Yield資源公司位于加拿大和美國邊界北邊的Record Ridge South項目現在仍在預可行性階段,該礦預計有700萬噸的可回收鎂,Marasco相信可滿足全球10-15%的金屬鎂需求量。
Gossan資源公司則不僅在馬尼托巴湖有其Inwood鎂項目,另外還開發了新的清潔型金屬鎂生產工藝,較中國能耗很高的皮江法更為環保節時節耗。兩家公司都旨在投產后滿足北美、歐洲和其他市場的鎂需求。
但是對于這兩家企業來說,另外一個主要的挑戰可能來自于其他的輕型金屬,尤其是鋁的挑戰。關鍵問題在于向下游,尤其是汽車制造商證明使用鎂來生產汽車部件可以實現汽車顯著減重并采用簡約設計精簡汽車部件。(來源:互聯網)
中國鐵合金網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任何單位及個人均不得擅自拷貝或轉載,否則視為侵權,本網站將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特此鄭重聲明!
- [責任編輯:editor]
評論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