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鐵合金網訊:等不及國會內部達成一致,美國總統特朗普3月1日就宣布了計劃中的關稅決定:對進口鋼鐵和鋁產品全面征稅,稅率分別為25%和10%。預計本周將正式簽署法令,細節仍待敲定。
外媒分析認為,美國鋼鐵業和鋁行業將成為新關稅的大贏家,以鋼鐵和鋁為原料的行業將會受到沖擊,面臨漲價。彭博亞洲首席經濟學家分析稱,中國鋼鐵和鋁的出口總額相當于GDP的0.5%左右,即便假設中國因此而徹底不再向美國出口這兩種金屬,經濟增長受到的影響也遠低于1個百分點。
受訪的業內人士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由于中國鋼、鋁產品對美出口量較小,加征關稅對行業影響有限。不過,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美國對中國鋁箔產品征收雙反稅對相關企業沖擊較大。
中美經貿關系本質上互利共贏
2月16日,美國商務部公布了對美國進口鋼鐵和鋁產品的232調查報告,認為進口鋼鐵和鋁產品嚴重損害了美國內產業,威脅到美國家安全,加征關稅的舉措正是據此提出。
高朋律師事務所合伙人錢文婕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采訪時表示,與常見的反傾銷、反補貼調查不同,雙反調查一旦立案便要求出口產商應訴,反補貼調查還需要出口國政府遞交答卷。但“232調查”是美國商務部單方面開展的調查,不需要中國企業和政府配合應訴。在美方已得出調查結論的情況下,中國企業只能重新規劃出口策略,拓展其他市場。
美方透露將對進口鋼鐵和鋁制品征收高額關稅時,正值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財經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中美全面經濟對話中方牽頭人劉鶴訪美。在磋商中,雙方認為應采取合作的思路而不是對抗的方式來處理兩國經貿摩擦,維護兩國經貿關系健康發展。雙方同意近期繼續在北京就有關問題進行溝通,為兩國下一步深入合作創造條件。
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副秘書長、發言人張業遂3月4日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中美經貿關系本質上是互利共贏的,兩國的貿易體量巨大,去年中美兩國雙邊貿易額超5800億美元,存在一些摩擦不足為怪。處理經貿摩擦的正確辦法應該是對彼此開放市場,做大合作的蛋糕,通過對話協商,找到雙方都能接受的解決方案。
雙反稅疊加關稅,鋁箔出口受損
一位鋁業從業人士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中國鋁產業發展是以滿足自需為主的,接近90%的產量用于國內消費,鋁產品出口的占比并不大。“美國征收關稅對中國鋁產業是會產生影響,但并沒有那么大。”
據大有期貨援引海關總署數據,2017年,中國鋁型材、鋁板帶片、鋁箔及鋁管的出口量共計419萬噸,上述四種鋁材出口至美國的量為67.2萬噸,占總出口量的16%。其中,出口美國的鋁箔量為14.85萬噸,占鋁箔出口量的12.79%。
美國鋁業協會數據顯示,去年1月至11月,加拿大、俄羅斯、阿聯酋、中國和巴林是美進口鋁產品的前五大來源地。
與加征10%的關稅相比,“雙反”稅給企業帶來的沖擊更大。2月27日美國商務部發布了對中國鋁箔產品反傾銷和反補貼調查最終裁定,中國相關鋁箔廠商最高將面臨逾186%的“雙反”稅。雙反稅再疊加關稅,意味著美國市場的大門將關閉。
洛陽龍鼎鋁業有限公司(簡稱“龍鼎鋁業”)是一家以生產鋁板帶箔為主的鋁精深加工企業,產品銷往歐美、日韓、澳大利亞、印度等地。據報道,2017年前11個月,龍鼎鋁業進出口總值為8.4億元。
“美國雙反對我們出口貿易的打擊非常大,美國市場占我們產品出口的五分之一,每月出口量大約1000多噸。現在已經沒法再接單了,和美國客戶的合作都停了。雙反稅已經讓我們失去這個市場,再征10%的關稅也談不上有影響了。”龍鼎鋁業一位銷售負責人苦笑著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說。
事實上,從雙反調查一開始,中國鋁箔出口企業利益就受到巨大損害。上述負責人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在雙反調查開始后的幾個月,鋁箔企業還能大量出貨,因為客戶也希望趕在調查結果出來之前儲備一批貨物。但很快企業就不敢接訂單了,因為風險太大,客戶可能會出現棄貨毀約。”
據介紹,龍鼎鋁業出口產品的價格比美國當地生產企業低40%-50%。公司產品在國內市場月銷售量約1.7萬噸,出口量每月可達7000噸左右,雙反調查之后出口量降為3000噸-4000噸。“因為不僅遭到美國雙反,印度也在雙反。”上述負責人稱。
據了解,目前該公司正聯合國內一些大型鋁箔出口商、生產商召開行業會議,分析當前形勢。但對于問題的解決,上述負責人表示非常不樂觀,即使應訴,勝訴的可能性也微乎其微。“未來公司將進一步開發新興市場,同時調整產品結構,適應國內市場需求。”
對中國鋼企經營影響不大
美國針對鋼鐵的“232調查”及措施,意在進一步減少各國對美國的鋼鐵出口,使美國鋼鐵的產能利用率恢復至80%以上。
近年來鋼鐵成為中美貿易摩擦的重災區。商務部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3月底,美方對中國鋼鐵產品發起了48起救濟調查,涉案金額76億美元。僅2015年以來,就發起了8起調查,涉案金額近16億美元。
事實上,在美國對中國鋼鐵產品揮舞的雙反“大棒”之下,過去10年來中國對美鋼鐵產品出口呈逐年下降趨勢。2016年中國對美出口鋼材僅118萬噸,金額17億美元,同比分別下降 51.5%和40.1%。
鋼鐵行業B2B網站“我的鋼鐵網”資深鋼鐵分析師徐向春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指出,由于中國對美國的鋼鐵出口份額已經很小,目前一年的出口量僅維持在100萬-200萬噸的水平,美國對鋼鐵產品征收關稅對中國鋼鐵出口量影響不大。
“中國鋼鐵出口主要是在亞洲地區,占70%以上,這次征收關稅更多地會直接影響到韓國、巴西、墨西哥等國。”徐向春說。美國商務部數據顯示,2017年1月至10月,對美國出口鋼鐵最多的六大經濟體依次是加拿大、巴西、韓國、墨西哥、土耳其和日本,來自中國的鋼鐵僅占美國進口鋼鐵總量約3%。
然而,不可忽視的是,征收關稅將打亂國際貿易秩序,中國作為鋼鐵第一出口大國勢必會受到影響。“如果這些國家減少向美國出口,會在本國和其他國家尋求新的市場份額,就必然會與中國鋼鐵產品產生競爭。這個間接影響是一段時間之后才會顯現和能夠被評估的。”徐向春說。
美國以保護國內產業為由實行貿易保護、以鄰為壑的做法,預計將對全球市場將產生影響。美國一意孤行破壞WTO貿易規則,不僅可能會引發其他國家的貿易報復措施,也可能會使一些國家效仿美國的做法,以類似借口征收關稅。
徐向春認為,征收關稅將會刺激美國國內鋼鐵價格,但在美國之外的其他市場,關稅措施對價格的影響還難以判斷,短期內將會給市場造成混亂。“比如,原本銷往美國的鋼鐵受阻,為給這部分產品打開銷路,可能會在價格上有所優惠,和其他產品形成競爭,對價格或多或少會有影響。”
在他看來,關稅對中國鋼企的經營影響不會很大。“中國鋼鐵行業進行了供給側改革,產業調整力度很大,取得了切實的效果。這兩年鋼鐵價格、產業利潤都出現了顯著回升,出口也在大幅減少。中國鋼鐵已經瘦身了,所以關稅整體影響不大。”
海關數據顯示,中國2015年鋼材出口量為1.124億噸,2016年下降至1.08億噸,2017年下降至7500萬噸左右。
某鋼企出口部負責人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對中國鋼鐵企業而言,由于美國政府在此前已經采取了很多反傾銷反補貼之類的貿易保護措施,此前僅有鍍錫板和取向電工鋼等較少產品可以正常出口到美國。所以此次征稅表態主要對有這些品種出口到美國的企業有影響。
他建議,企業要密切關注該動向,對于正在執行中的合同,積極與客戶協商處理辦法,避免風險和損失。同時呼吁中國政府采取措施,堅決捍衛國際貿易秩序和中國鋼鐵企業的正當利益。
中國鐵合金網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任何單位及個人均不得擅自拷貝或轉載,否則視為侵權,本網站將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特此鄭重聲明!
- [責任編輯:Jiang Li Juan ]
評論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