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鐵合金網訊:商務部決定自7月20日起對原產于美國和韓國的進口太陽能多晶硅產品進行反傾銷立案調查,同時對前者進行反補貼調查。據悉,此次調查由江蘇中能、江西賽維、洛陽中硅、重慶大全4家國內多晶硅企業共同發起。
業內人士表示,此次調查對國內光伏行業或有一定刺激作用,但效果有限,光伏行業前景仍然不明朗。
“雙反”調查或為反制措施
據統計,中國是美國和韓國多晶硅的最大出口國。從2008年到2011年,中國從美國和韓國進口的多晶硅增長了432%,進口平均單價由最高時的300美元/公斤跌至不足30美元/公斤,下降了90%。
東北證券(000686)新能源行業研究員龔斯聞表示,去年下半年以來國內光伏行業利潤出現大幅度下降乃至虧損,主要原因是產能過剩,另外美國對中國光伏組件展開的“雙反”初裁也對中國光伏組件產業產生了較大的沖擊,此次商務部舉起“雙反”調查大棒,一方面是為了進行反制,另一方面也是為了扶持光伏行業的發展,預計該措施有一定的刺激,但效果有限。他預計,此次調查將持續一年,后期關鍵看美方是否繼續對我國光伏組件進行“雙反”調查,若其持續,商務部的“雙反”調查也將持續。
昂諾投資投資部經理胡紅偉表示,目前國內多晶硅價格已跌破大部分中小廠商的盈虧平衡點,光伏行業愁云密布,美韓企業在政府的大量補貼下,在價格方面客觀上給我國多晶硅產業造成了不公平競爭。此次“雙反”將提高多晶硅的進口成本,一定程度上扶持國內光伏產業。
銀河證券分析師則表示,商務部正式立案調查多晶硅傾銷,國內多晶硅價格有望觸底反彈,利好國內多晶硅企業。
八成公司中報業績變臉
據Wind數據統計,截至7月19日,兩市55家光伏概念上市公司公布了中報業績預告,按照凈利潤下限計算,有35家凈利潤下滑,9家預計凈利潤大幅下滑甚至虧損,即總共44家光伏上市公司中報業績下降,占比高達80%。
與此相對應的是光伏板塊個股的大幅下跌。截至7月20日,向日葵(300111)、東方日升(300118)等多家公司今年累計跌幅均超過30%。此外,據統計今年以來共有10家光伏企業IPO擱淺,這從另一個側面反映了光伏行業的慘淡。
昂諾投資投資部經理胡紅偉表示,其實,2011年下半年光伏行業就已歷經寒冬,而今年受全球經濟低迷、國際市場需求不振等綜合因素影響,光伏行業仍未有走出寒冬的跡象。
光伏業前景仍不明朗
此次“雙反”調查出臺后,光伏業能否迎來春天?相關公司是否迎來投資機會?業內人士看法不一,但大多認為光伏業前景仍不明朗,投資者仍需保持謹慎。
國金證券(600109)財富管理中心分析師孫宏廷表示,“雙反”調查對行業的影響有待觀察,目前整個光伏行業基本面不佳,前景仍不明朗,投資風險難測。
東北證券新能源行業研究員龔斯聞表示,今年以內仍難看到光伏業的轉機,但是未來光伏業的前景未必象很多人想的那么悲觀,畢竟不管是美國、日本還是國內等新興市場都在發展光伏發電,從需求角度來說未來幾年并不差,但短期仍將受制于產能過剩;我國未來的光伏發電安裝量是比較樂觀的,但潛在的制約因素是并網環節,如果政府能出臺相關措施如加大光伏并網力度、簡化并網程序等,我國光伏需求將更為樂觀, 投資者未來可適當關注光伏發電的公司。
中國鐵合金網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任何單位及個人均不得擅自拷貝或轉載,否則視為侵權,本網站將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特此鄭重聲明!
- [責任編輯:editor]
評論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