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布的中國6月末外匯儲備為3.24萬億美元,而3月末時為3.305萬億美元。外匯儲備減少對國內鎳業有何影響?表面看似沒有大的影響,其實存在千絲萬縷的聯系。
眾所周知,近年來我國外匯儲備不斷增加,若央行持續縮減外匯儲備,使得這部分資金流入市場,這對于包括鎳在內的大宗商品潛移默化的利好將是多方面的;更重要的是,這一變化反應了國家政策的改變,預示更多的流動性將被注入市場。
具體而言,首先外匯的大量增加,會使人民幣被迫升值,在目前的國際背景下,人民幣的升值就意味著中國社會財富的縮水。具體到鎳市場,人民幣升值代表著進口成本的增加,在目前滬倫比值倒掛的情況下,進口成本繼續增加將加劇進口商的壓力。因此外匯儲備的削減將有利于人民幣匯率減少,從而使進口倒掛情況改善。
其次,外匯儲備的增加削弱了宏觀調控的效果。在現行外匯管理體制下,央行負有無限度對外匯資金回購的責任,因此隨著外匯儲備的增長,外匯占款投放量不斷加大。外匯占款的快速增長不僅從總量上制約了宏觀調控的效力,還從結構上削弱宏觀調控的效果。這一弊端的具體化表現就是,在央行利率和存款準備金一降再降的情況下,基本金屬市場反應冷淡,并沒有太大幫助。因此外儲下降有利于新的寬松政策實行,從而利好基本金屬。
最后,中國巨額的外匯儲備,實質是通過貿易手段,把價值3萬多億美元的中國國民財富出售給國外,貿易得來的貨幣被儲存起來,并不能在市場流通。這部分外匯儲備完全可以用于國內的經濟建設,在降息和降準收效不佳的情況下,外匯儲備的動用可以有效的使資金流入市場,從而緩解市場資金緊張的壓力。
本信息來源于互聯網,僅供參考
中國鐵合金網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任何單位及個人均不得擅自拷貝或轉載,否則視為侵權,本網站將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特此鄭重聲明!
- [責任編輯:editor]
評論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