鎳未來發展總體勢頭看好 中國鼓勵有實力企業開展境外合作
近年來,被冠以“妖”的鎳確實上演了一幕幕從供給端善變到行情表現不羈的驚險劇情――
2014年,印度尼西亞政府對鎳礦出口配額的限制增強了供給緊缺的預期,鎳市場無論是現貨還是期貨,幾近瘋狂。
當市場回歸理性后發現,原來菲律賓的出口量完全可以彌補印度尼西亞的供應缺口,于是鎳價又如過山車般地回到了印度尼西亞禁礦前的價格水平。
2016年,菲律賓又以違反環保規定為由關停鎳礦場,再次引發全球鎳市場大幅上漲。
未來的走勢究竟是歷史重演還是續寫新的故事來驅動還真不好說。然而,品種越“妖”,越需要對基本面有一個清晰的認識。再妖的行情終究逃不過基本面的約束。
根據五礦經濟研究院的研究,未來一段時間,鎳礦供應將存在缺口。
鎳是重要的工業金屬,廣泛運用于鋼鐵、機械、建筑和化工等行業。從鎳礦資源分布上看,美國地質調查局2015年發布的數據顯示,全球探明鎳基礎儲量約8100萬噸,資源總量14800萬噸。全球鎳礦生產國相對集中。根據美國國家地質局最新統計數據,2016年全球鎳礦產量總計225萬噸,較2015年略降1.32%。其中,菲律賓的鎳礦產量為50萬噸,位居第1位;俄羅斯、加拿大、澳大利亞和新喀里多尼亞分列2~5位。這5個國家的鎳礦產量合計占全球當年產量的近2/3。中國鎳的已探明可采儲量僅為250萬噸,占全球儲量的3.2%,屬于戰略稀缺資源,對外依存度很高。2015年,我國鎳對外依存度為86%。
受印尼高品位鎳礦的禁止出口,高品位鎳礦供應減少以及我國國內自2016年7月份開始的環保督察使得鎳生鐵主產地大部分企業停產或轉移等因素影響,2017年我國鎳生鐵產量將較2016年小幅下滑11%左右。根據五礦經濟研究院的研究,由于中國鎳生鐵產量的下降,2017年的鎳供需平衡仍將以供應缺口形式存在。
從我國鎳資源的供給上看,我國鎳資源供給主要由兩個部分組成:一部分是原生鎳供應,約占整體份額的72.9%,另一部分來自再生鎳市場,約占市場份額的三成(27.1%)。與其他金屬回收行業類似,再生鎳在我國的發展仍存在回收體系不完善、規模化處理程度不高等問題,需要國家加以規范,推動資源回收行業的發展。
2016年,隨著我國經濟的向好發展,我國鋼鐵工業觸底反彈,帶動全球大宗商品市場向上恢復。根據五礦經研院計算,2017年,我國不銹鋼產量預計將達到或超過2550萬噸,對鎳的需求仍將保持旺盛,進一步帶動鎳價的繼續回升。此外,由于我國對新能源汽車領域的投資旺盛,新能源對動力電池和三元材料的強勁需求將成為中國乃至全球對鎳需求的另一增長點。
綜上分析,由于鎳的主要下游消費領域是不銹鋼。因此,未來5年內,鎳價的行情或跟隨全球鋼鐵行業的變化曲線發展,成為與鋼鐵較為匹配的緩慢的“牛市”行情,但由于新能源電池的刺激作用,鎳的總體勢頭看好。
我國有色金屬工業“十三五”規劃中提到,我國鼓勵企業通過綠地投資、并購投資、股權投資等方式,與相關國家和地區開展互利共贏的產業開發投資合作,穩步推進境外銅、鋁、鎳、稀貴金屬等礦產資源生產基地建設。
- [責任編輯:liuzhengrong]
評論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