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克化學是中國第二大多晶硅和有機硅生產商,其一半的銷售來自于電子平臺。
私人定制和數字化時代的到來,使得化工材料制造商減少了生產材料的比例,其產品比例將越來越高。
11月9日,德國瓦克國際集團有限公司(下稱瓦克國際)在上海舉行25周年成立慶典。“這是我第二次見到瓦克的首席執行官,他最大的變化是將名字從‘魯道夫·施陶迪格‘’改成了中國化的‘施拓知’。”一位瓦克產品供應商告訴界面新聞記者,上次瓦克國際大規模的客戶活動是在2012年,慶祝其上海中心的成立。
伴隨著中國太陽能、電動汽車和房地產等行業的興起與繁榮,這家成立于1993年的公司逐漸成為中國第二大多晶硅和有機硅生產商。
和瓦克國際一樣的是,其總公司瓦克化學有限公司(Wacker Chemie,下稱瓦克化學)是全球范圍內的第二大多晶硅和有機硅生產商,擁有著104年的歷史。
“中國市場基本占瓦克化學總銷售額的四分之一。”瓦克化學總裁兼CEO施拓知(Rudolf Staudigl)告訴界面新聞記者,目前中國已成為瓦克化學在全球最大的單體市場,銷售額超過10億歐元,而在瓦克化學擁有的有機硅、多晶硅、聚合物和生物科技四大業務板塊中,中國對有機硅產品和聚合物產品的需求是持續增長的。
對材料生產商而言,材料和產品是兩個不同的維度,產品即材料制成品。"未來瓦克化學將適當降低原材料和中間材料的投資比重,加快產成品的增長幅度。”施拓知告訴界面新聞記者,產成品在生產設施方面的投入要小于基礎材料,得到的增值更多。化學材料生產包含原材料生產、中間材料生產和產成品生產三個部分。
瓦克化學的戰略調整折射著其經營業績。10月26日,瓦克化學發布三季度財報。財報顯示,公司前三季度實現銷售額約35.7億歐元,同比增長7.6%;凈利潤為8.3億歐元,同比增長4.8倍,折合每股收益16.4歐元。在四大業務部門中,有機硅業務銷售收入占比最大約為16億歐元;其次是聚合物業務和多晶硅業務收入,分別約為10億歐元和8.5億歐元;生物科技業務約為1.5億歐元。
“到2020年之前,我們不會投資建造大規模的基礎材料工廠,因為我們目前擁有足夠的產能。”施拓知表示,這是為了保證投資要低于折舊。此前他在公司半年報中表示,瓦克化學的產成品銷售額占整個集團銷售額的3/4,投資重點將繼續放在擴大產成品產能上,為今后幾年的利潤增長奠定基礎。
這源于化工行業的一種趨勢,"在化工行業方面,我們可以看到越來越多的專用產品和材料,這個已經成為了化工行業的趨勢。”施拓知表示,有機硅業務的應用體現了這一點。
在其四大業務板塊中,瓦克化學的產成品產能主要集中于有機硅業務和聚合物業務。11月9日,瓦克化學宣布投入2000萬歐元擴建有機硅和聚合物產品裝備和進一步提高研發能力。此前瓦克化學大中華區總裁林博(Paul Lindblad)表示,在多晶硅領域,公司未來四五年內都不會有大規模的擴產投資計劃。
作為瓦克化學最主要的業務部門,有機硅業務貢獻了其逾1/3的銷售額。有機硅本質上是聚合物的一種——塑料,但與跟其他塑料比起來,它又被為最為再生的材料。
“有機硅是唯一一種不需要用石油作為原料的塑料,瓦克化學是全球唯一能做有機硅3D打印的公司。”施拓知表示,有機硅是由天然氣、甲醇和金屬硅三種原料組成,相對其它塑料更加環保。
“有機硅用在電動汽車上,可以防止這些電氣元件受到周圍環境的影響,這對汽車工業非常重要。"施拓知向界面新聞記者表示,有機硅產品是電氣化、自動駕駛和智能互聯的重要選材,在汽車工業和電子工業相關行業的應用前景廣闊,但需要隨著客戶的不同需求做出不同調整。
“太陽能的增長不僅在中國,在別的地區增長也很快。”施拓知表示,而在中國幾乎每個業務增長都很快。
全球最大多晶硅生產商保利協鑫,計劃以8.32億美元的成本將其徐州的2萬噸產能遷址至新疆。這將成為中國最大的多晶硅生產工廠。
多晶硅是太陽能發電板的重要原材料之一,該業務板塊在去年為瓦克化學貢獻了1/5的收入。“建新的(多晶硅)工廠投入太大而且也不必要,接下來的重點是去瓶頸化。”施拓知向界面新聞記者表示,瓦克化學是全球高質量多晶硅最大的供應商,中國對于高品質多晶硅的需求在不斷上升,以對多晶硅純度要求更高的單晶市場為例,其年增長率超過10%,遠超過多晶市場的增長率。
此外,技術的發展也在影響著多晶硅原料需求的增速。“今年以來,中國很多硅片廠開始使用金鋼線切割多晶硅,這樣每瓦太陽能對于多晶硅的用料是在下降的。”施拓知表示,這將降低太陽能單位發電成本,但也可能導致多晶硅的需求增幅有所下降,所以企業擴張產能需要考慮能否覆蓋需求,也要滿足不斷提高的原材料需求,目前瓦克化學將多晶硅成本削減超過30%。
“對于相應高質量多晶硅的供應,從長期來看,價格更有可能是上行而不是下行。”施拓知說道,市場對高質量多晶硅的需求在增加,加上全球范圍內對于光伏的需求也在增加,高質量多晶硅的價格難以真正下降。
除戰略調整和價格原因外,突發事件也在影響著瓦克化學多晶硅業務的發展。9月7日,瓦克化學位于美國查爾斯頓的工廠發生爆炸事件,該工廠擁有2萬噸的多晶硅產能,占集團多晶硅總產能的四分之一,目前該工廠尚未恢復生產。
“可以透露的是設備出現了一些機械故障,應該是再過幾個月的時間恢復運營。”施拓知告訴界面新聞記者,查爾斯頓工廠發生的事件暫停了瓦克化學1/4的多晶硅產能和庫存下降,公司將用保險資金重建相關的工廠部分,并用庫存滿足早已經有合同的客戶。除美國工廠外,瓦克化學還在德國擁有兩家多晶硅工廠,一家4萬噸,一家2萬噸,美國工廠的多晶硅未供應過中國市場。
除定制化趨勢外,化工數字化成為化工行業另一大趨勢。“在現有技術基礎下,瓦克化學一半的銷售來自于電子平臺。”施拓知表示。
“化工產業的數字化生產可以分為生產環境、供應商客戶的環境及現有技術三部分。”施拓知說道,供應商客戶的環境包括物流環境,現有技術指計算機的運算數據能力和不同地方的傳感器。所有的數據不管設備在什么地方,都可以衡量。“我們還在繼續實施中,數字化的最后一步就是人工智能。”
在這個趨勢下,瓦克化學需要盡量降低原材料的成本。“只有一個極具競爭力的世界級規模的基本材料產能,才可以支撐起我們產成品的銷售。”施拓知表示,歸根結底產成品是由原材料制成的,當產成品產能擴大到某一個程度,需要更多的基礎材料作為支撐,公司增加對原材料產能的投資。
- [責任編輯:tianyawei]
評論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