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鐵合金網訊:無論是在中國還是美國,利益團體對于相關政策的制定都有著濃厚的興趣。政治游說行為(lobby)是美國議會政治中很有代表性的政治現象。為利益集團代言,對參眾兩院的議員進行游說,并從受益集團獲取經濟利益,這在美國華盛頓特區已經形成了一個產業鏈,其中最為著名的就是K街游說家(K Street Lobbyist)。
K街位于華盛頓的金三角中心地帶,K街游說家泛指K街上大批說客和公關公司。自1998年以來,43%的離職國會議員在經過一年的法定回避期之后,大都進入了這種“施展影響”的游說行業(influence industry)。由于美國民眾對游說有民怨,奧巴馬上臺后延長了法定回避期。然而,這并不影響各類利益團體的游說行為。
國會申報文件顯示,富國銀行花費了780萬美元雇傭說客,資產規模更大的摩根大通花了740萬美元。花旗集團、美國銀行、高盛和摩根士丹利的游說開支也落后于富國銀行。一些有代表性的中國企業也為了話語權積極展開了游說活動。
2012年4月,據國外媒體報道,阿里巴巴集團已經聘請前美國政府官員詹姆斯•門德哈爾(James Mendenhall)進行游說,希望能夠將淘寶從“惡名市場”(notorious markets)中除名。在聘請門德哈爾之前,阿里巴巴已經在2011年聘請了華盛頓游說公司Duberstein Group。門德哈爾和Duberstein都將幫助阿里巴巴與美國行業組織進行談判,包括美國唱片工業協會(RIAA)和美國電影協會(MPAA)。
中國企業在拓展美國業務的時候,為了避免處在競爭中弱勢地位,應該審時度勢,合理運用美國的游說制度,為自己爭取權益。
中國鐵合金網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任何單位及個人均不得擅自拷貝或轉載,否則視為侵權,本網站將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特此鄭重聲明!
- [責任編輯:editor]
評論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