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1日,市場資金面繼續吃緊,緊張勢頭有增無減。但業內人士認為,央行通過公開市場操作(OMO)持續開展凈投放,表明了平抑流動性波動的態度。隨著月末效應減退,且在央行流動性支持下,預計跨月后市場資金面緊張態勢將得到一定緩解,轉機即將出現。
資金面驚險跨月
月末資金市場難熬。10月31日,市場資金面繼續吃緊,甚至較前幾日更加緊張。
某貨幣中介表示,10月31日,銀行間債券回購市場資金面非常緊張,早盤開盤后,隔夜資金幾乎沒有供給,7天資金融出報價超過6%,14天報價在5%以上,隔夜至14天資金有集中需求,城商行、農商行及非銀機構需求均旺盛。臨近午盤,隔夜資金出現9%的高價融出,7天價格續漲至7%以上,21天資金融出在5%以上,多數機構需求都未能得到滿足。午后,資金面緊勢未見緩解,隔夜報價一路走高,越過10%關口。直到尾盤時分,資金面出現松動,各機構需求陸續得到滿足。
從回購利率走勢上看,10月31日,銀行間市場質押式回購利率紛紛大幅走高,其中隔夜回購利率(R001)在跨月影響下跳漲37BP至3.38%,代表性的7天回購利率(R007)漲10BP至3.93%,更長期限的14天至2個月回購利率也上漲了25BP-66BP不等。
靜待月初回暖
10月份,市場資金面先松后緊,中上旬松得意外,下旬則緊得出奇。
以往月份,一月中資金面通常呈現月初寬松、月中收緊、月末回暖的變化。但10月中上旬,不僅擾動因素少,且央行呵護有加,使得市場資金面持續保持穩中偏松,雖寬松程度難與2016年上半年相比,但要好于先前市場預期。大約從10月24日開始,市場資金面開始趨緊,先后在財稅集中清繳入庫和月末指標考核等影響下收緊,盡管市場對前期寬松不可持續存在共識,但也沒有料到月末資金面會緊到如此程度,尤其是同期央行持續通過OMO進行流動性凈投放。可以說,10月末資金面表現,不光與當月中上旬形成鮮明反差,與之前幾個月的月末時資金面表現也存在不小變化。
分析人士認為,10月資金面出現大幅收緊,一則可能與本月稅期后延,與月末因素影響形成一定疊加影響有關。二則可能表明10月末財政支出力度有限,形成的流動性供給不多。但根本原因仍在于當前金融機構超儲率低。
據機構測算,9月金融機構超儲率已進一步下滑,雖然央行在10月份投放了較多流動性,但受財政存款季節性高增影響,月末超儲率仍難有明顯提升。在總量不足的情況下,繳稅、考核、市場預期等各類因素形成疊加影響,加劇貨幣市場流動性波動。
在跨月后,流動性季節性擾動因素將有所減輕,央行流動性工具到期量大可能是一大考驗,但從近期央行操作來看,央行將進行適量對沖,對到期MLF進行滾動操作基本沒有懸念,跨月后資金面仍有望出現一定的改善。
有銀行交易員就稱,昨日直到16點前,大行都“閉門不出”,但16點之后大行陸續向外出資,尾盤融出機構進一步增多,隔夜資金價格已回落至加權水平附近,盤面轉變明顯,或暗示這一輪資金緊張已近尾聲。
- [責任編輯:Wang Linyan]
評論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