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媒稱,印度塔塔鋼鐵和德國蒂森克虜伯集團9月20日宣布,已就合并歐洲鋼鐵業務達成了協議。將在2018年內各出資50%,成立合資公司。
據《日本經濟新聞》網站9月22日報道,“有望通過業務合并獲得良好的相輔相成效果,新公司或將取得成功”,印度最大財團塔塔集團董事長、同時擔任塔塔鋼鐵董事長的納塔拉詹·錢德拉塞卡蘭9月20日在孟買市內舉行的記者發布會上如此強調。一方面,蒂森克虜伯董事長海里希·赫辛根也在聲明中評價稱,“兩家公司的歐洲業務將來也將維持下去。將應對結構變化,打造強大的歐洲第二大企業”。
報道稱,新公司的名稱定為“蒂森克虜伯·塔塔鋼鐵”,總部設在荷蘭的阿姆斯特丹。兩家公司的歐洲業務合計銷售額達到150億歐元,員工為4.8萬人。隨著歐洲第二大和第三大企業的合并,全年鋼材供貨量將達到2100萬噸,與居世界第13位的韓國現代制鐵并駕齊驅。
不過,與居世界首位的安賽樂米塔爾歐洲業務的全年4000萬噸仍具有明顯差距。為了生存下去,進一步的“合理化”舉措不可或缺,將推進最多4000人的裁員。將提高采購和物流等的效率,預計獲得4億到6億歐元的協同效應。
報道稱,在歐洲鋼鐵行業重組的背后,還存在迅速發展的汽車廠商的轉向純電動汽車(EV)的大趨勢。法國和英國提出2040年以后禁止銷售發動機汽車。純電動汽車的車身重量影響續航距離,因此必將迎來輕量化趨勢。即使價格較高,更換為鋁和樹脂等鋼鐵以外材料的必要性也將出現。每輛汽車的鋼材使用量有可能減少,各鋼鐵公司的危機感正在提高。
報道稱,今后由于新興市場國家的經濟增長等,全球汽車產量有望擴大。但是,日本和歐洲的產量增長乏力。
日本的鋼鐵商社相關人士表示,尤其在歐洲地區,純電動汽車化有可能被迅速推進,“這將直接導致鋼材需求的減少”。
- [責任編輯:Wang Linyan]
評論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