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鐵合金網訊:隨著太陽能產業的不斷壯大,多晶硅產業的發展也逐漸登上了“世界之巔”的舞臺,扮演著“或缺不可”的角色。自多晶硅價格由于供過于求開始下滑以來,引起了國內企業和機構對多晶硅市場現貨價格的高度重視。最近,國內多晶硅企業又集體發出行業危機信號,要求商務部啟動對美韓的多晶硅雙反調查。
價格下滑,行業暗淡,導致國內很多多晶硅企業陷入發展困境,無法自拔。據悉,繼美國對中國光伏組件雙反初裁塵埃落定后,歐洲正醞釀啟動對中國光伏企業的雙反調查;6月27日,美國商務部發出公告稱,之前做出的對中國光伏企業的反補貼稅將予以提高。今年1-5月,我國累計進口多晶硅34034.74噸。5月份單月進口量為7896.08噸,環比增長27.67%,其中從美國進口3269.37噸,從韓國進口1752.74噸。
面對歐美“雙反”,若中國企業沒有反制手段,只會輸得更慘。美國雙反之后,中國組件企業虧損更趨嚴重,多晶硅企業停產、限產面不斷擴大。據調查,在集中7家多晶硅企業之多的四川,目前僅有兩家(瑞能和永祥)能夠生產,但這也許僅是中國多晶硅行業大規模停產一個縮影。
在“雙反”煙霧繚繞之下,多晶硅行業發展之路布滿荊棘。目前全球光伏業處于低迷期間。據悉,美國瓦克、MEMC,韓國OCI等大廠均低價或以虧本價格向中國出售多晶硅。但它們的報價均在21-22美元/公斤左右,然而國內企業的成本之價就在35美元/公斤以上,顯得國內企業毫無競爭之力。(來源:互聯網)
中國鐵合金網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任何單位及個人均不得擅自拷貝或轉載,否則視為侵權,本網站將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特此鄭重聲明!
- [責任編輯:editor]
評論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