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經濟開發區的兄弟玻璃有限公司生產車間,工人正在制作玻璃產品,產品供不應求。
全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數量達276家,其中產值達億元的企業61家,過4億元的10家,2016年底,完成工業增加值72.54億元……湘西州強力推進跨工業整治整合,突出園區建設和工業招商,工業轉型升級速度驚人如“開掛”。
建州初期,湘西工業基礎薄弱,1957年建州后,全州工業加大投資,組建了湘泉集團、三立集團、東方錳業集團等一批知名企業,初步形成了礦產品、煙酒食品、化工、醫藥、能源五大工業支柱產業和錳鋅鋁加工、農副食品加工、生物醫藥三大產業集群。
工業企業是工業發展的骨骼,項目是工業發展的血液,政府是工業發展的經絡,引導血液順暢、滋養骨骼,是工業經濟健康發展的重要舉措。這是不是意味著大力發展工業就足夠了?
“十二五”以來,湘西決心從“一礦獨大”向“多點支撐”轉變。在“不要帶污染的財政收入”思想指導下,湘西整治整合礦業,礦硐由1980個整合到204個,開發主體由1000多個減少到23個,以“壯士斷腕”之勢呵護青山綠水,湘西礦業走上安全發展、轉型發展之路。礦產整治、清退落后產能后,新興產業發展成為帶動湘西經濟發展的強勁動力。
瀘溪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內,空曠的生產車間里,幾名工作人員在作業,生產線傳輸帶上,黑色小方塊的鐵合金塊緩緩移動。“這個生產車間配備了兩條生產線,每條長42米,每條生產線配備了5臺袋式除塵器,能有效消滅添加石墨時產生的粉塵,通過負壓生產與過濾,最終通過煙囪排向空中的氣體達到排放標準。”湖南眾鑫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張春雨正和同事在廠房檢查生產線袋式除塵器運作情況。這個自動化的釩氮合金生產線年總產值能達6億元,年利稅1000萬余元。
看中政府給予的利好政策,作為最早進駐瀘溪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的企業之一,湖南眾鑫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已成為湖南省最大釩系列鐵合金專業出口高新科技企業,2015年7月成功在新三板掛牌上市,被評為湘西自治州“進出口先進企業”。
在湘西經濟開發區,華潤集團也看中了湘西這塊神秘大地的強大潛力,于2011年12月,投資3.6億元,成立華潤雪花啤酒(湘西)有限公司。截至目前, 開發區新引進簽約項目40個,同比增長45%,其中2000萬元以上項目25個,投資過億的項目10個,投資過10億的2個,實現合同引資55.10億元。“通過招商集聚了一批出口企業(約15家),1-9月預計創匯1.2億美元,占湘西州總進出口額95%。”湘西經濟開發區黨工委副書記楊再貴介紹,目前經開區在談且基本達成投資意向的重大項目有6個,包括娃哈哈集團、華誼兄弟、保利集團、碧桂園集團等知名企業均有意簽約產業項目。
公開數據顯示,湘西已建成9個省級產業園區、1個省級高新區。湘西經開區、瀘溪工業集中區先后獲批“省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湘西經開區列入全省“飛地經濟”試點范圍,榮獲“2014年度中國湘商十大最具投資價值經濟園區”,瀘溪工業集中區獲批“省高新技術產業園”。
- [責任編輯:Wang Linyan]
評論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