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上半年,郴州市開放型經濟指標位列全省第一方陣,實現了“高基數上的高增長,高增量中的高質量”。
8月17日,郴州市委副書記、市長劉志仁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郴州作為湖南向南開放的“橋頭堡”和“南大門”,理應成為全省開放崛起的“排頭兵”,著力打造“開放崛起從頭越,向南開放看郴州”的品牌。
以產業主導實施開放崛起戰略
“開放崛起,不能只喊口號不見行動、只談戰略不見產業。”劉志仁介紹,郴州市著眼新常態下的新形勢,確立了“產業主導、全面發展”總戰略。
招商引資精準務實。郴州市緊扣有色金屬、精品會展及礦物寶石、生態綠色、文化旅游、石墨及新材料五大重點產業,全面對接世界500強、國內500強、民企500強和有色金屬全球10強企業,每年針對五大重點產業組織產業鏈招商活動,重點引進鎢、錫、鉍、白銀等有色金屬以及石墨、螢石等精深加工企業。
積極發展新興產業。劉志仁介紹,2017年1至6月,郴州市醫藥制造、通信和電子設備制造等新興產業增加值分別增長14%、13.8%;高新技術企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0.2%。通過擁抱大數據、推進信息化,推動產業圍繞價值增值縱向延伸、橫向嫁接、跨界融合,創造了新商業模式和新業態。
劉志仁表示,郴州作為湖南“一核三極四帶”區域發展戰略中的重要“一極”,將以更加開放的姿態、理念和舉措,努力成為全省開放崛起的重要“增長極”。
既要開放崛起又要藍天碧水
2016年,郴州市實際利用外資總量連續第5年位居全省第二;今年上半年,郴州市完成外貿進出口總額15.38億美元,同比增長92.4%,總量位居全省第三。
與此同時,郴州去年及今年上半年的空氣質量優良率,皆位居全省之首。
“郴州既要開放崛起,又要藍天碧水。”劉志仁稱,擴大開放、引進項目、發展經濟,決不以犧牲生態環境為代價。郴州堅持生態建設產業化、產業發展生態化,把生態優勢轉化為產業發展優勢,構建發達的生態產業體系。
劉志仁介紹,一方面,郴州大力發展新能源汽車、光伏發電、風力發電等新能源產業。引進了沃特瑪新能源汽車、光伏超級領跑者等重大項目,全市新能源項目并網裝機規模突破100萬千瓦。
另一方面,郴州啟動了“藍天”“碧水”“凈土”“綠化”工程。建成12家機動車排氣檢測機構,完成110個重金屬污染治理項目,大力開展湘江流域退耕還林還濕試點工作。
劉志仁稱,打造“開放崛起從頭越,向南開放看郴州”品牌,是郴州對外開放的包容姿態,也是一個自我加壓的努力方向,處在改革開放新階段的郴州人,必須樹立起“郴州發展,‘我’的責任”意識,真抓實干、開拓創新,才能實現跨越發展。
- [責任編輯:Wang Linyan]
評論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