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2017年,*ST釩鈦(000629,SZ)終于進入業績復蘇軌道。自2014年來,*ST釩鈦連年虧損,三年歸母凈利潤虧損總額接近120億元。2016年,披星戴帽的*ST釩鈦“斷臂求生”,剝離虧損資產,集中精力發展釩鈦業務。
體量不大的釩鈦業務能否支撐公司的華麗轉身?從今年上半年業績表現來看,*ST釩鈦算是活下來了。據公司在半年業績預告中提到,釩鈦主營產品量價齊升,預計*ST釩鈦2017年上半年得以扭虧。
昨日,一位不愿具名的*ST釩鈦內部人士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從上半年來看,市場好轉加上出售重大資產,公司的生產經營、盈利水平比較符合預期,從目前情況來看,恢復上市應該是大概率的事情。”
剝離虧損資產
依靠傳統主營扭虧無望的情況下,為了扭轉業績頹勢,*ST釩鈦2016年8月拋出一份重大資產出售協議,抓住了“賣礦求生”這根救命稻草。
根據預案,*ST釩鈦擬向控股股東攀鋼集團和實控人控股企業鞍鋼礦業出售預估值合計約90億元的資產,包括鐵礦石采選、鈦精礦提純業務和資產、海綿鈦項目。*ST釩鈦主營業務變更為釩鈦制品生產和加工、釩鈦延伸產品的研發和應用。
重組后,*ST釩鈦已無固體礦產資源業務。攀鋼集團公司前董事長張大德曾對媒體表示,攀鋼礦業生產的鈦精礦從選鐵精礦后的尾礦中回收,工藝流程上剛性連接,強行分開不利于管理,也不利于釩鈦資源的經濟利用。重組完成后,攀鋼集團未來仍會將其鈦精礦資源全部銷售給*ST釩鈦,*ST釩鈦的鈦產業發展有充分的資源保障。
*ST釩鈦在公告中提到,相比去年同期,2017年上半年,主營釩鈦產品的價格和銷量都有較大提高,使得公司整體盈利水平有了較大提升。
剝離了虧損資產,又迎來釩鈦行業的上升周期,*ST釩鈦預計2017年上半年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3.7億元~4.5億元。相比去年同期虧損8.36億元,今年上半年*ST釩鈦可以說是走出了陰霾。
非經常性損益也預計給上半年的凈利潤綜合貢獻了約7950萬元。其中,攀鋼集團重慶鈦業有限公司環保搬遷,停工損失約1054萬元,但老廠區的土地掛牌出售確認收益約8658萬元,還有各項政府補助等合計346萬元。
恢復上市有望
*ST釩鈦目前主要產品有釩產品、鈦渣、鈦白粉等。公司2016年年報顯示,鈦產品與釩制品營業收入雖只占全年營收的28.76%,但兩者的毛利率分別為25.19%和6.25%。
去年底的市場份額數據顯示,*ST釩鈦的鈦白粉產品在國內全行業市場份額占比約5%,釩產品市場份額約占47%。再加上釩鈦產品前幾年的行業調整,今年市場已經出現恢復性上漲。
資產剝離后,雖然總資產規模有所縮減,但由于保留了釩鈦產品,*ST釩鈦的盈利能力反而有了提升。*ST釩鈦在2016年年報中發布了規劃:2017年計劃完成釩制品(以V2O5計)2萬噸、鈦白粉23.2萬噸、高鈦渣20萬噸,全年預計實現營業收入86.76億元,實現扭虧為盈。
前述*ST釩鈦內部人士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公司將一直專注于釩、鈦及發電三塊業務,“發電業務相對收入穩定,未來主要是提高釩鈦產品的盈利水平。”
上述內部人士提到,在釩鈦資產方面,一方面為了解決西昌鋼釩與攀鋼釩鈦之間的同業競爭問題,一方面進一步整合釩鈦業務,當西昌鋼釩的釩產品生產加工業務連續三年盈利且符合注入上市公司要求等條件滿足時,*ST釩鈦會將相關資產注入。
2014年以來,*ST釩鈦連續三年凈利潤為負,深交所決定其股票自2017年5月5日起暫停上市。根據《上市規則》第十四章第四節第一條規定,公司股票被暫停上市后,公司披露的最近一個會計年度(即2017年度)若出現經審計凈利潤為負值、期末凈資產為負值、營業收入低于1000萬元、未在法定期限內披露年度報告或年度財務會計報告被出具保留意見、無法表示意見或否定意見的審計報告情形之一的,公司股票將被終止上市。
“對于公司來說,最重要的指標是扣非凈利潤是否為負,這代表著公司是否真正具備盈利能力。”上述內部人士預測,按照上半年的情況來看,恢復上市是有希望的。記者注意到,6月19日,*ST釩鈦已經與廣發證券簽訂了《推薦恢復上市協議》,委托后者擔任恢復上市推薦人和代辦股份轉讓的主辦券商。
- [責任編輯:Wang Linyan]
評論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