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8日,在“2017年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標準化論壇”召開期間,由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中國光伏行業協會標準化技術委員會聯合主辦,中國光伏行業協會指導的“分布式光伏發電技術及標準分論壇”(以下簡稱“分論壇”)在蘇州國際博覽中心順利召開,光伏業界知名專家匯聚一堂,圍繞時下分布式熱點,從分布式光伏發電政策、技術和標準三個方面展開熱烈的研討。
分論壇由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以下簡稱“電子標準院”)高工、中國光伏行業協會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秘書長劉筠主持,劉筠秘書長重點介紹了本次分論壇的背景和目的,指出近年來在國家政策的引導和傾斜下,分布式光伏已進入爆發式發展階段;在高速發展的同時,也出現了一系列的問題,尤其是戶用光伏領域,因其直接面向普通家庭用戶,對人民大眾的人身、財產安全帶來極大的隱患,急需制定相關標準對產業進行引導、規范和統一。擬通過本次論壇對分布式光伏領域法規政策、技術要點、標準現狀及標準需求等進行深度研討,梳理分布式光伏領域標準體系,研究分析分布式光伏尤其是家庭戶用光伏系統急需標準項目。來自天合光能、華為智能光伏、CPVT、珠海興業集團、英利能源、浙江正泰安能等單位及企業的70余位專家參加了此次分論壇研討會。
電子標準院資深工程師、中國光伏行業協會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副秘書長裴會川為與會者詳細介紹了“光伏領域標準化技術組織”以及“光伏領域標準化工作現狀”,裴會川表示,在下一步工作中,電子標準院將繼續發揮橋梁和紐帶作用,支撐政府,服務產業;進一步支撐工信部開展《光伏產業綜合標準化技術體系》中相關標準制修訂工作;加強IEC國際標準化工作,充分依托我國主導的IEC/TC82WG8工作組這一平臺,加快開展光伏電池材料領域(硅材料、硅片、工藝材料、電極材料等)IEC國際標準;加快開展光伏協會團體標準化工作,做好團體標準與國家標準、行業標準的轉化銜接、統籌發展等。
會上,光伏協會標委會副主任王斯成研究員為與會者詳細分析了《分布式光伏的政策保障、技術特點和質量標準》,王斯成表示,分布式光伏與地面電站不同,做分布式一定要考慮并網的特點,分布式電站安裝方式更復雜,要與建筑結合,要適應各類屋頂,安全方面的要求也高于地面電站。此外,分布式目前還欠缺相關標準,包括IEC也沒有實際可行的標準,還需要解決商業模式、交易風險等問題。
天合光能總工王海波以《分布式光伏發電系統的運行與維護》為議題,詳細介紹了科學運維的技術要求,王海波表示,科學運維要求具備五個特質,一專業化;二信息化,解決通信問題,多信息融合,例如使用無人機進行運維;三智能化,建立大數據平臺,對電站進行精細化管理等;四創新性,不斷創新,解決光伏系統清洗問題,光功率預測問題;五科學化,建立后評估系統及解決方案,使運維持續性,保障電站安全。
在本次分論壇上,國家太陽能光伏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CPVT)從系統設計、設備質量、設備安裝三個方面分析了分布式光伏電站檢測驗收的關鍵因素,并為與會者分享了精彩的光伏扶貧項目案例。浙江正泰安能工程技術負責人陳圣金在會上分享了浙江省百萬屋頂光伏工程實踐經驗,并同與會者探討了居民電站標準規范。
華為智能光伏解決方案高級工程師孫其強表示,現階段在建設分布式光伏電站中遇到的幾大挑戰,包括質量問題,設備故障率高,電站收益低;發電效益問題,屋頂資源無法充分利用,發電收益降低;安全可靠問題,直流拉弧是電站火災事故的主要原因。因此,對分布式光伏標準提出兩點建議,第一,增加直流拉弧檢測能力;第二,增加組件級快速分斷能力。
珠海興業集團院長羅多在會上詳細分析了建筑光伏系統技術與標準,羅多表示,任何一種材料與建筑結合的時候,都必須考慮其安全性能,在安全前提下追求最大經濟性,光伏電池作為一種建筑維護材料,必須對其強度和剛度做詳細的分析檢查,從面板到支撐結構構件到連接都應做結構計算。
英利能源技術總監趙亮發表題為《家庭戶用光伏發電技術與標準》的精彩演講,從屋頂勘測、方案設計、產品質量、施工安裝等方方面面提出家庭戶用技術標準。趙亮表示,當前家庭戶用光伏發電市場前景巨大,發展勢頭迅速,因此家庭光伏電站標準的出臺迫在眉睫。除家用光伏電站技術標準之外,趙亮認為還應有家庭光伏電站服務標準,在電站智能運維中做到“標準、智慧、精準”,讓家用光伏電站穩定發電看得見。
電子標準院資深工程師馮亞彬,在基于前期調研的基礎上,做了《分布式光伏標準體系及急需制定的家庭戶用光伏標準》報告并與會專家進行了充分研討,初步梳理了分布光伏領域技術標準體系,初步確立了分布式光伏尤其是家庭戶用光伏系統急需標準項目,為后續有計劃有組織開展分布式光伏領域標準化工作打下了基礎。
信息來源:中國光伏行業協會
- [責任編輯:Zhanghuimin]
評論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