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在北京組織了專項成果評審會,由邱定蕃院士擔任組長的成果評價專家組對中南大學和洛陽欒川鉬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洛鉬集團”)合作完成的 “高鉬低品位白鎢礦堿性萃取高效清潔冶金工藝及工程示范”項目進行了科學技術成果評價。與會專家一致認為:該項目技術創新性強、資源綜合利用率高、三廢排放低、技術成熟度高、技術經濟指標先進、經濟社會效益顯著,在高鉬低品位白鎢礦處理技術方面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該校冶金與環境學院冶金分離科學與工程實驗室張貴清教授團隊與洛鉬集團合作,針對洛鉬集團白鎢資源儲量大、鎢品位低(WO3<30%)、共生鉬(Mo2~3%)和磷(P2O5>20%)含量高、現有鎢冶金技術提取成本高、廢水排放量大和資源綜合利用率低等問題,開發了“蘇打高壓浸出-堿性萃取-鎢鉬分離”的首創閉路循環工藝,從低品位白鎢礦中高效清潔提取鎢、鉬生產仲鎢酸銨(APT)和鉬酸銨,實現了水、堿和氨的閉路循環、鎢鉬的高效低成本分離以及鎢和共生元素鉬、磷的高值化綜合利用。鎢以國標零級APT產品產出、80%以上的鉬以高價值國標零級鉬酸銨產品形式產出(傳統方法為低價值的鉬渣),磷則富集在可作磷礦出售的浸出渣中。新工藝基本實現了廢渣和廢水的零排放,噸APT產生廢水小于5m3,相對于傳統方法廢水減排80~95%,鎢收率提高3%以上,噸APT新增經濟效益9000元以上。基于該技術的年產10000噸APT的高鉬低品位白鎢礦綜合利用示范工程一期工程(年產5000噸APT)已于2016年3月建成投產,當年10月實現生產線的全面穩定達標達產,成功實現了新工藝的大規模工業應用。
該項目開發的成套技術除在洛鉬集團鎢業有限公司實現了工業應用之外,其中三大核心關鍵技術“季銨鹽堿性萃鎢技術”、“特種樹脂連續離子交換深度除鉬技術”和“協同萃取深度除鎢技術”,還分別作為獨立的單元技術在國內另外11家鎢鉬冶煉企業獲得了推廣應用,經濟和社會效益顯著。
- [責任編輯:liuzhengrong]
評論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