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妻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久久精品青草社区,成品人直播APP下载官网

掀开奶罩边躁狠狠躁苏玥视频,无码专区3d动漫精品,去阳台跪着把屁股抬起来,精品国产丝袜黑色高跟鞋


產業政策要不要?陜西煤化轉型高端告訴你!

  • 2017年04月18日 10:59
  • 來源:中國鐵合金網

  • 0
  • 關鍵字:鎂 鎂錠 鎂合金 金屬鎂 蘭炭 煤炭
[導讀]陜西神府煤田大開發伊始,有關煤炭資源開發的“頂層設計”中,宏觀產業政策就引導資本對資源進行“深轉化”,從而掀開了國內外能源經濟在資源開發中就不斷升級轉型的全新樣本。 第一次國內煤炭市場疲軟態勢下,市場倒逼中民營資本以“煤煉焦”為突破口,實現了我國全新的蘭炭、金...

陜西的煤化在陜北,陜北的煤化在榆林。歷經多年以科技為核心的創新轉型,榆林正其向千億噸級國家大型煤炭基地、三千萬千瓦國家大型煤電基地、千億噸級高端煤化工基地、百億噸級新型材料基地、千萬千瓦級新能源基地邁進。

2017年4月 10日,陜西榆林市市政府,在由市長尉俊東主持召開的常務會上,做出了成立榆林金融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和設立陜北高端能源化工基金的決定。

而在稍早之前的2017年3月23日,國家發改委公布了一則由發改委和工信部制定了的《現代煤化工產業創新發展布局方案》。

方案提到,規劃布局內蒙古鄂爾多斯、陜西榆林、寧夏寧東、新疆準東4個現代煤化工產業示范區,推動產業集聚發展,逐步形成世界一流的現代煤化工產業示范區。

憑借富足的能源資源而創造出天量民間財富的榆林,再度成為世人關注的焦點。

相關數據顯示:在第一次國內煤炭市場疲軟的態勢下,由民營企業主導的煤炭資源初級轉化的實體產業,帶動榆林能源經濟走出低谷,創出陜西新增長一極的神話;而在國內煤價再次理性回歸時,市場倒迫中,陜西民營經濟與國有能源巨頭共同推動的“煤化”產業的升級、轉型,推動著陜西能源經濟突破“資源詛咒”后,實現著新常態下的華麗轉身。

“我們有1600多億的民間資本閑置在區域各大銀行,如果有產業基金來撬動并放大,引導共同參與高端能源化工,陜西的煤化產業,在不遠的將來,又將是一番姹紫嫣紅。”陜西第三大省屬煤炭巨頭楡能集團董事長宋玉琪,談及榆林未來煤化產業的高端化時,自信十足。

破“資源詛咒”理念的可持續

榆林有著極為富庶的能源資源,有權威人士形象地稱“一腳踩下去,財富就富可敵國”。相關資料顯示,榆林每平方米的地下富含6噸儲煤、115公斤石油、140立方米天然氣、140噸的巖鹽。按目前市值計算,榆林每平方公里地下擁有大約10億元人民幣的財富。

陜西的煤炭工業起始于渭北一帶,早期銅川礦務的煤炭開采,曾經名噪一時。上世紀80年代初,陜北神府特大煤田的發現,開啟了陜西煤炭資源大規模開發的序幕。

開發之初,國家“頂層計設計”依照市場化法則,準許“國家、集體、個人一起上”原則,開創陜北能源經濟發展新方式。

“但陜西的能源資源開發,走了一條與國內外能源經濟發展不同的道路。沒有簡單地挖煤賣煤,而是在產業布局發展上,引導企業搞轉化。在經濟發展模式上,借鑒國內外能源經濟發展經驗,力求突破資源詛咒的困局。”榆林發展研究中心主任人楊揚介紹到。

楊揚所講述的資源詛咒,就是有關資源型經濟在發展過程中引發國內外學者關注的“荷蘭病”。按照專家們的研究,資源行業的相對擴張,必然會降低各種生產要素對其他行業的配置,產業結構容易出現“跛腳”現象。

相關資料顯示,國內外能源經濟發展區域都出現過許多類似現象,從陜西自身煤炭開采工業起步較早的銅川,遠到國內的阜新、雞西,乃至國外前蘇聯時期的巴庫。

“正因為借鑒了國內外能源經濟發展區域的 ‘跛腳’經驗,在本世紀初,陜北煤炭迎來大發展之時,來自頂層設計的’三個轉化’,便已經提出。”長期致力于榆林新聞宣傳管理的王軍認為。

1989年,來自原國家計委《榆林能源重化工基地建設規劃》的出籠,標志著“頂層設計”開始注重資源的深轉化,也推動著陜西煤炭的大開發。

“能源化工基地建設之初,僅僅是挖煤、采油、輸氣,只有 ‘能源’沒有 ‘化工’。國內外能源經濟地區礦碣城哀的悲劇一直刺激著陜西地方管理層。”陜西省決策咨詢委員會一名原任領導回憶。

為將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2002年,榆林修編《榆林能源重化工基地建設規劃》時,首次提出“高起點,大規模,新機制,抓轉化”。

當年的10月,陜西省決策咨詢委員會向陜西省委、省政府提出“三個轉化”的理念,即煤向電力轉化、煤電向載能工業品轉化、煤氣油鹽向化工產品轉化。

2003年初,陜西省十屆人大一次會議通過的政府工作報告,將“三個轉化”視為推動區域經濟發展的發展方向正式提出。當年的6月8日,陜西省委省政府下發了《關于加快陜西能源化工基地建設座談的會議紀要》,指導地方能源化工建設。

2007年的4月,陜西省政府第五次陜北能源化工基地建設座談會議紀要中,又提出產業發展的“三個延伸”,即向配套裝備制造業、能源化工下游增值產業和現代服務業延伸。

“為了推動榆林能源轉化向更高層次邁進,陜西每年在榆林召開一次陜北能源化工座談工作推進會,會議規格高、層次高。從2003年開始,每次會議省委書記、省長親自參加。2015年開始,陜西有關能源產業發展規劃的頂設計中首次明確提出高端化。”前述王軍回憶。

經過多年的發展,陜西榆林已經構建了原煤—發電、原煤—蘭炭—電石或鐵合金—金屬鎂、原煤—蘭炭—煤焦油—清潔燃料油、原煤 (天然氣)—甲醇—烯烴或醋酸、原鹽—燒堿、聚氯乙烯等循環型產業鏈。

陜西榆林已經形成了以煤、油、氣、鹽采掘為基礎,電力、化工為主導的產業體系,2016年,榆林全市生產原煤3.6億噸,原油1092萬噸,天然氣159.7億方,原鹽134萬噸、甲醇225萬噸,聚乙烯110.43萬噸,聚丙烯123.88萬噸,聚氯乙烯143萬噸,金屬鎂45.59萬噸、蘭炭2888萬噸,榆林已成為“西煤東運”“西氣東輸”“西電東送”的重要基地。

相關數據顯示:歷經“十五”時期的“大上項目”、“十一五”時期的“跨越發展”和“十二五”時期的“轉型升級”三個階段的發展,榆林已經成為國內外知名企業和重大項目的集聚地、區域經濟快速發展的新典型、陜西新的經濟增長極、全國重要的能源輸出地。

“用煤先取油”再造新大慶

“單獨的工藝流程已經沒任何問題了,系統流程中粉塵卡殼關預計很快就會突破了。我們正在攻克生產過程中的穩定運行問題!”國家級能源經濟技術開發區榆神工業區管委會負責政工宣傳的許海峰,不無興奮地告訴記者。

許海峰所講的,是指在國家級開發區引進孵化的陜西富油能源化工企業,正在攻克著整個榆林也是我國粉煤煉焦提取煤焦油的新型煤化工藝。

原來,整個陜北煤炭資源整合后,被淘汰了的落后產能采掘工藝所生產的塊煤,被粉煤所代替,新采掘工藝下煤礦煤炭產量的70%形成了粉煤。

原本以塊煤為原料的煉焦產業,使得塊煤市場價格高昂,而粉煤市場價格一路低迷。打通粉煤煉焦工藝,是民營企家楊占彪等企業家們的多年夢想。

該項目是民間資本與大連理工大的科研合作項目,就在有限資本即將耗盡之時,迎來我國第四大能源巨頭陜西煤業集團的鼎力支持,創新試驗得以順利進行。

“陜煤已經啟動了’富油’的擴大升級版。一旦大規模的商業化得以推廣,榆林地方煤炭粉煤產能的相對過剩問題就會解決。而從煤到焦油、再到榆林版煤制油的全新產業鏈條,形成良性大規模轉化的商業路徑,商業價值無法估量。”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權威專家張相平此前接受記者采訪時如此評價。

記者調查了解到:神木富油與大連理工大合作將粉煤煉焦提油成功。而浙江大學流化床煤干餾與鍋爐結合,煤氣生產甲醇,回收煤焦油,蘭炭作為鍋爐燃料發電,已取得中試成功。而之前神木縣被稱為“榆林版”煤制油的陜西天元化工,已經獲得巨大經濟效益。

相關資料顯示,陜西地方能源巨頭延長、陜煤與地方民營企業參股合作的煤煉焦項目,幾年前早已展開,近兩年的趨勢是煤焦油制汽柴油。延長石油在陜西靖邊以煤油氣為原料的綜合實驗探索已經取得成功。就在記者采訪時,有權威消息證實延長石油計劃利用新技術在楡神開發區上馬新的制油化工項目。

榆林市發改委主任郭培才認為榆林已經具備賣煤先取油的大規模工業產業推廣條件,并稱正在引導大面積的推廣。

記者采訪了解到,按照科學實驗及工業化運行,相比于央企大手筆投資的煤化工,陜西地方產業的煤炭熱解分質利用,具有投資低(噸煤投資煤轉油、轉氣投資高達1000元,而熱解分質利用僅為200元)、轉化高(熱解熱值轉化高達80%,而煤轉油、轉氣僅為40至50%)、資源耗費少、環保門檻低等優點。

與國內其它地區煤炭資源相比,榆林煤富含油適合熱解,熱解產業發展規模大,生產技術相對領先,中間產品也初具規模,大規模工業化工藝路徑成型,新型商業路徑已經打通。

“榆林目前工業化噸煤出油率是8%,而理論試驗煤熱解加氫加催化劑,出率最高可提高到20%—30%。若以工業化出油10%計算,榆林十二五末5億噸煤炭產能中,50%的煤用以熱解轉化,出油即達5000萬噸,加上現有地方1000萬噸石油原油產能,榆林等于再造了個大慶。而榆林煤化的大面積商業化推廣,必將破解我國石油對外能源依賴的困局。”榆林市發改委主任郭培才分析并斷言。

蘭炭產業催生治理霧霾新利器

其實榆林版的煤制油,已經經歷了長達10多年的商業化工藝路徑探索。

上世紀80年代末,國內煤炭價格低迷態勢中,市場倒逼下民間資本以煤炭就地轉化的方式,解決榆林煤炭“價低、外運難”的發展瓶頸。我國一項新型煤炭提煉焦炭產業,應用而生。

其實,國際上早在二戰之前,德國的煤煉焦提油技術已經成熟并大量運用,而抗戰時期國內已有該產業主要用于提油。在歐美石油新型產業的運用推動下,煤的“熱解”技術才相對冷落,但國際能源巨頭美國的陶氏、南非的沙索爾等一直擁有煤制油、煤的精細轉化前沿技術。

“九五”以來,在陜西地方政府的大力發展推動下,中低溫煤干餾技術不斷改進推廣,使榆林蘭炭業逐漸形成一大產業。

到2006年,榆林蘭炭企業已達294家。2007年開始,地方政府以環保產業標準倒逼企業,以節能減排為目的“關小上大”,對該產業進行產業整合升級,在榆林形成17個蘭炭工業園區和5個集中生產點,從而形成蘭炭產業的清潔生產、循環利用。到2008年,國家工信部出臺蘭炭行業準入標準。蘭炭這一榆林民間草根產業,最終獲得國家產業層面的認可。

“蘭炭產業形成,起初完全是民間資本在市場自由化的海洋里苦練遨游的產物,但在升級轉型的過程中,我們舍棄了當時已經是地方財政稅收重要來源的巨大利稅,以行政手段強行驅趕煉焦行業’關、停、并、轉’,僅此一項有人初步預算當年民營資本直接經濟損失幾近20億,但我們換來了產業的脫胎換骨。”榆林市環保局原執法大隊隊長回憶道。

到2009年,榆林蘭炭產能實際達到848.3萬噸,轉化原煤1441萬噸。而以蘭炭為原料的下游產業電石、鐵合金、金屬鎂等產業鏈也已形成。

數據顯示,到十一五末,榆林蘭炭及下游產業實現產值119.89億元,占當年地方財政收入的27.4%,而金屬鎂產業國際范圍內市場三分天下有其一。

“榆林蘭炭產業,已經走出高耗能,高污染,低循環的初級階段,開始步入資源高效、循環利用,實現了降耗、減排的經濟增長新模式階段。”陜西環保廳一名負責人評價。

2016年11月12日,榆林蘭炭正式獲得環保部清潔能源推廣資格,有了進京治理霧霾的通行證。

中國石油大學教授李術元教授指出,京津冀如果將民用燃煤換成陜西榆林的優質蘭炭,每年至少可向大氣中少排放40萬噸二氧化硫、30萬噸氮氧化物。

“榆林地方經濟特別是民營經濟的著力點,還是蘭炭產業的升級。我們將著眼于新技術革新下的鈉材料、鎂材料、碳材料(石墨烯)等,正為蘭炭規劃下游蘭炭產業園、金屬鎂產業園、PVC塑料產業園。”榆林市發改委一官員接受記者采訪時稱。

榆林市發改委重大項目辦負責人馬富全介紹:事實上榆林能源行業產能的相對過剩,正被升級轉型的全新產業所逐步化解。榆林的煤焦油,不但被當地榆林版的煤制油全部化解,而且還吸納了遠在新疆市場的部分產能。榆林神府蘭炭全部產能尚不足6000萬噸。僅煤制甲醇一項,央企幾個大項目一旦開工,整個鄂爾多斯能源“金三角”地區的產能,完全可以吸收消化消化。

切換創新驅動“核動力”

“站在陜西產業結構調整的高度上看,2016年是橫山乃至榆林全市跨越發展的全新一年,我們借助橫山撤縣設區這一千載難逢的機遇,真正實現了招商引資、現代能化產業的高端化新布局。”陜西橫山區區長周建國開始如數家珍。

橫山地處陜西榆林市城市的西南,有著豐富的煤炭資源,隨著榆林城市規劃向西南方向拓展,其區位優勢日益凸顯。

“橫山的發展,完全是典型的后發區域借助現代科技、依托能源巨頭,布局大產業,實現追趕超越的創新,幾年前還是依靠傳統農業、小煤窯、小火電發展的落后地區,充分發揮區位優勢與能源資源優勢,真正實現了區域經濟突破性的高起點、大跨越式的發展。”團干背景出身、曾在陜西神府地區任職歷練過現任橫山區區委書記王效力,快人快語。

記者調查了解到,橫山的飛躍有賴于“十年磨一劍”的三大榆林乃至陜西招商引資的點睛之筆:

一是引進地方能化巨頭楡能集團投資上百億即將建成國際一流的百萬千瓦級的電廠,一個也被楡能集團視為跨越轉型的全新項目,一期項目一旦開始運行,一年400多萬噸煤炭的吞吐,一下就消化掉橫山全區煤炭產能的一半;

二是爭取到了讓國家電網將陜北至山東濰坊1000千伏的特供高壓輸電線路的源頭樞紐,布局在一個離縣城不過20公里一個名叫塔灣的地方,輸電樞紐的聚集效應,必然會讓更多的大型電廠布局在縣域周圍,除上述楡能電廠外、由陜西第二大能源集團陜能投布局的另外一座國際一流的大型火力發電廠也基本完成投資建廠,從而奠定了橫山成為國家’西電東送’源頭火電基地的地位;

 三就是讓央企中煤、華電、山東兗礦將目前國內外領先的高端化工項目布局在縣域境內,以中煤為代表的中煤陜西化工項目已經實現了兩年的商業運行。

橫山是近兩年陜西榆林招商引資謀求“高、 大、 上”的一個縮影。

“我們在煤化工的產業布局思路上,也曾嘗試過國內諸如汽車產業走過的以市場換技術的探索。”距離橫山不過百里的神木市大保當,神華陜西煤化工負責人仝瑞雪苦笑著說。

令老仝苦笑的是,身為自感有懷實業強國理念的國企高管,在曾與國外一家頂級煤化能源巨頭談判時,總是要面對無情的傲慢與苛刻。

與我國汽車產業發展“拿來主義”不同的是,神華嘗試著以“資源換技術”。

“10年多的馬拉松式的談判,讓談判文書壘高等身時,身懷振興民族工業夢想實業人的憋屈與憤懣,一般人是難以理解的。其實一個后發國家,要實現民族工業追趕超越,面對的遠不只是苛刻與傲慢、憋屈與憤懣。”老仝感慨道。

不過,讓老仝欣慰的是,其所在的神華陜西位于榆神國家級開發區內的國內目前最大的煤炭精細化工項目,部分已經開始商業化運營,化工項目所涉及到的科技工藝,已經實現了百分之九十五的國產化,而那些動輒以技術封鎖為由討價還價的外國能源巨頭們,也許很快就到了重來“東洋”反轉討教取經的時候了。

神華布局陜西試圖實現華麗躍升的煤炭精細化工,僅僅是能源“金三角”范圍內“國之重技”的“一技”。

同樣已經實現了商業化運營的,也有中煤陜西在國家級開發區楡橫工業園區投資千億的煤炭化工。

而就在2017年2月27日上午,在陜西神木縣,由陜西精益化工計劃投資46億煤焦油深加工項目場平開工。

據了解,陜西精益化工有限公司煤焦油深加工多聯產綜合利用項目,是由陜西知名民營企業陜西恒源煤電集團有限公司投資建設的一項新型產業項目。該項目是目前國內首套大型化的煤基芳烴生產線,全面系統的實現了煤炭分質、深度利用,是一套煤炭轉化利用的新型產業化路經,在世界范圍內,也屬超越領先。

同樣,在橫山境內的楡橫工業園區內,一項國家“863”計劃早已完成工業中試的煤轉芳烴國之重技,已經做好了大規模工業化的前期所有手續準備,作為國有大型企業華電集團,也是蓄勢待發。

其實依靠科技創新實現煤炭化工的升級轉型,在陜西榆林隨處可見。

“從2016年開始,我們發改委匯合科技局,專門給榆林境內的企業搭建了一個煤轉化科技創新平臺,并提供專項資金,鼓勵企業大膽試錯。平臺一搭建,原來發現許多企業因為商業保密而都在秘密試驗。將企業叫到一塊,共同探討,有的企業發現自己的工藝技術創新原來別的企業早就試過,感嘆在創新的路上今后一定要互通有無,避免少走彎路。”前述楊揚介紹到。

記者調查了解到,目前榆林地區煤炭深轉化技術創新探路在眾多企業中呈現出井噴狀態。陜西省科技廳一名官員透漏,榆林已經公開的科技創新項目中,已有6項自主知識產權的創新處于國際前沿水平。

近兩年,榆林依托科技創新,已經成功研發了低階煤中低溫干餾、粉煤熱解、煤焦油加氫等技術,并在國內外推廣,富油煤焦油全餾分加氫、天元粉煤回轉熱解、勝幫氣固熱載體雙循環快速熱解、中科院固體熱載體粉煤熱解等多項技術被鑒定為國際先進水平,煤炭分質利用產業規模和技術水平占據國內領先地位;建成國內首個真正意義上的煤電一體化項目國華錦界電廠,擁有國內首個自主知識產權的兗礦100萬噸煤間接液化示范項目;華電集團世界首套萬噸級甲醇制芳烴工業試驗、延長集團全球首個煤油混煉工業示范等成果通過鑒定。

2016年8月,國家能源局局長努爾。白克利在榆林調研后指出,榆林在煤化工領域取得的成就令人振奮,在國家能源轉型中具有戰略意義。

“煤化”高端化顛覆“石化”

一統獨霸

“榆林煤化工的創新轉型,既有材料、工藝的創新,也有新產品與市場開拓的創新;既有漸進式的創新,也有顛覆式的革新,目前的趨勢是向高端化、前沿化邁進。”前述陜西省科技廳官員分析。

記者調查分析發現,榆林將煤化產業向縱深、精細、高端的不斷推進,也是多年來地方政府堅持從產業布局理念的全新,到制度機制的創新,再到管理服務創新的結果。

借鑒國內外培育孵化區域核心產業的經驗,榆林將核心產業“園區化為載體”作為管理與服務的著力點,做到了配套設施完善,管理體制理順,能源化工企業科學合理布局,實現了資源的集約化利用,產業的集群化效應尤為明顯。目前集群產業特色基本形成,府谷煤電化載能工業區重點發展了煤電、載能產業;榆神工業區高端現代煤化工產業集聚明顯;榆橫工業區以煤電一體化、煤液化、煤制烯烴、煤制芳烴特色為主;靖邊能化綜合利用園區以煤、油田伴生氣、渣油裂解干氣三種原料結合生產甲醇下游產品,即在資源的綜合利用走出新路。

榆林也注重讓不同屬性資本的“聚合”,共同推動產業的升級轉型。榆林最早在國內開始探索讓不同所有制經濟參與共同合作,大力發展混合制經濟成分所有制,讓資本不分民營國有,鼓勵跨行業、跨區域合作能化工業發展。

“項目的高端化也有賴于環保產業的前期嚴卡準入、后期嚴查嚴管。榆林對重大轉化項目,堅持量水而行,能源轉化效率、能耗、水耗、二氧化碳排放和污染物排放等指標必須達到準入值;把環境承載能力作為約束載能項目準入、布局和規模的重要前置條件;新建化工項目必須采用國際國內先進技術工藝,努力做到’零排放’。嚴格執行’三同時’制度、生態環境恢復補償制度。”陜西環保一名權威人士評說。

在榆橫工業園區,一個即將大型工業化運行的項目值得大書特書。他就是華電煤制芳烴。

這是國際范圍內,首例利用我國清華大學科研成果進行煤制芳烴工業化轉化的創舉。也是我國科技部“863”重大專項科研課題的子課題之一。是繼國內科研機構與能源企業合作完成煤制烯烴、煤制天然氣、煤制油等重大現代煤化工技術之后,又一重大創新。一項堪稱顛覆性創舉的國之重技。

記者調研了解到,這項由我國清華大學主持研發的自主知識產權技術的應用,將徹底顛覆傳統芳烴原料的取得,依賴于石油化工取得一家獨大的工藝路徑。屆時進口芳烴動輒上萬元的天價,也將隨著我國自護知識產權技術的應用推廣,而必然身價暴跌。

“華電利用我國自主知識產權,世界領先的煤制芳烴技術,實現了工業化生產的成功,使我國成為國際上第一個以煤為原料,生產全產業鏈石油化工產品的國家。”陜西省科技廳一名官員如此評價。

“換句話說,我國利用現代科技,全部打通了以煤代油的四大類現代化工基礎原料的生產工藝。烯烴、芳烴、烷烴、炔烴,四大類基礎化工原料,已經都在榆林實現了實體產業化。中國乃至世界石油化工歷史,或許將由此改寫。”前述陜西科技廳一名官員如此評價。

據了解,除了華電,國內能源巨頭神華、中煤、兗礦、延長、陜煤、陜西有色等,都在榆林落腳。而神華集團位于神木縣境內的特大煤炭精細化工一項,投資高達1250億人民幣的循環系列產業項目,截至目前已有部分開始商業運行。

“我們國是富煤少油,煤炭資源占能源總量的70%,利用現代科技搞煤轉油、搞煤代油的石化產品轉化,有著成本低的核心競爭優勢,而最大的優勢還有可以突破石油資源短缺制約、擺脫對外石油能源依賴。”陜西發改委一名官員分析認為。

“5年乃至10年前已經布局,動輒投資百億的特大型化工項目,從2015年開始陸續釋放產能。如今我們試圖設立煤化工高端產業投融資基金,計劃撬動榆林龐大的民間資本,引導資金向高端化、大循環、低成本的產業集群中注入,陜西榆林必將重塑我國現代化工業體系升級轉型新樣版。”榆林市市長尉俊東判斷。

“實際上,榆林在總結國內外能源資源開發經驗的基礎上,以深轉化為突破口,已建成兩個國家級開發區。作為國內外頂尖能源化工產業的孵化器,榆林兩大工業園已經體現出資本高度密集、科技含量國內外頂尖、能源資源深度轉化的特點,國家級能源化工基地雛形已經具備,必將引領國家規劃的能源‘金三角’地區現代煤化工產業的創新。我們兩大園區的建設目標就是‘國內一流國際知名’。” 陜西榆林市委書記胡志強如是解讀。來源:法制周末

 

  • [責任編輯:tianyawei]

評論內容

請登錄后評論!   登錄   注冊
請先登錄再評論!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宁城县| 中西区| 庆元县| 甘孜县| 灵川县| 三河市| 永城市| 天门市| 宾阳县| 永仁县| 台南市| 昌黎县| 文水县| 霍林郭勒市| 波密县| 临漳县| 运城市| 新河县| 基隆市| 达尔| 陆川县| 自治县| 克拉玛依市| 辽宁省| 庆安县| 浦东新区| 东港市| 贡觉县| 德阳市| 扶沟县| 寿宁县| 富锦市| 娄烦县| 商南县| 永川市| 舒城县| 邯郸市| 安乡县| 浙江省| 女性| 襄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