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鐵合金網訊:2016年中國鎢市是鎢業歷史上少有的年份,從年初到年尾都貫穿著鎢價的漲跌波動。如果用“V字型”形容2015年中國鎢市,那么用“雙W型”形容2016年中國鎢市比較恰當。2016年全年影響鎢價的因素有:實際供求、季節因素、資金松緊、國儲局收儲、大企業參與、鎢礦山成本、貿易型企業參與。
2016年鎢市供求現狀:
從2015年底,由于供求關系的失衡,鎢價大幅下滑,直至歷史低點,而后以國內鎢精礦產量前8位的鎢業集團正式開啟了“八大鎢企會議”來維護市場,更是在會議上提出限產銷售保價的號召,鎢精礦產量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控制,但鎢原料端供大于求的現狀依然難以改善。近兩年,國內鎢精礦市場增量主要來自于河南、云南、甘肅、內蒙古、黑龍江,再加上周邊國家緬甸、蒙古國、朝鮮、哈薩克斯坦的進口量,鎢精礦的供應量依然較為可觀,也就成為了壓制鎢價上漲的主要因素。下游加工段的需求進入平穩期,隨著鎢品應用范圍拓展逐漸停滯以及鎢廢料的應用率逐漸提升,終端市場鎢價影響進入被動階段。
2016年國儲局收儲:
2016年,國儲局收儲進入頻繁期,從年初到年尾共經歷4次鎢精礦收儲,鎢精礦收儲量超過2萬標噸,一定程度上緩解市場的供求關系,也刺激了鎢價。主要供應企業為以五礦、江鎢、章源為主的鎢礦集團,主要供應量來自各大集團的庫存礦礦和少量的外購礦。收儲價格偏理性已經收儲量對貿易市場影響有限,導致收儲后鎢價的漲價缺乏持久性。
2016年除八大鎢企會議影響因素外,有兩大上市鎢企集團的長單價格也在對市場影響意義越來越大。福建某上市鎢企的月度兩次長單APT定價對市場影響較大,以年采購4000噸APT計算,該企業的APT 采購量占據貿易市場的10%,在16年下半年,該鎢企的價格對市場成交價格影響較大。江西某上市鎢企月度一次鎢精礦長單價格也對鎢精礦市場影響較大,2016年下半年開始,該上市鎢企刺激價格政策一定程度上拉高鎢價。
鎢礦山成本剖析:
國內鎢礦山成本差異較大,影響成本原因包括:鎢礦山資源特性、當地政策、鎢礦山企業性質主要三個方面。按著三個方面劃分基本也能劃出三個成本區間段。第一種區間段,為資源優勢明顯的伴生礦或低成本運營的中小礦山,鎢精礦成本低于7萬元/標噸或更低,其代表礦山為河南某大型露天鉬礦的伴生鎢礦。第二種區間段,為資源一般或資源尚可但運營成本較高的礦山,其成本在7-7.5萬元/標噸的區間段,代表礦山為江西地區的多年開采民營礦山。第三種區間段,為鎢礦國企礦山,其成本區間集中在7.5-8.5萬元/標噸,主要原因人力成本居高不下、深度采礦成本增加、資源的逐漸劣化,其代表礦山為湖南、江西、廣東等地的國企礦山。鎢精礦成本對于鎢價的影響主要體現在,鎢價的變化對哪個成本區間段的礦山影響最大,當鎢精礦低于7萬元/標噸時,鎢精礦市場的活躍度較低,以超過全國市場產量50%以上的國企鎢礦山便會維護價格,采取措施,使得鎢精礦的價格見底。
鎢品貿易市場的影響:
2016年鎢價的波動成為有記錄以來貿易市場最好的年份,正是在鎢價的波動不停的情況下,判斷行情波段交易成為市場新的一個商機點,往常的鎢精礦和APT貿易在市場逐漸透明和競爭壓力下,正常的鎢精礦貿易利潤在幾百元到兩千元/標噸之間,APT利潤在1000-2000元/噸。正是有了高頻率的價格波動和價格差,貿易型企業采取了低位大量補進,隨著價格的上漲逐步清倉的做法,將鎢品利潤空間加大,但也正是這種貿易行為也在一定程度上助長了鎢的價波動。
- [責任編輯:Jiang Li Juan ]
評論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