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0日,記者從青島海關獲悉,“7.08”走私鎂砂大案近日由山東省高級人民法院作出終審判決,被告人張某、劉某、董某、于某等4人因走私普通貨物罪被判處有期徒刑12年至判一緩一不等的刑罰,香港某船務有限公司被判處罰金10萬元人民幣。據悉,該案涉案貨物鎂砂2.18萬噸,案值4088.22萬元,偷逃應繳稅款223.81萬元。
據海關部門介紹,鎂砂是輕燒鎂、重燒鎂、電镕鎂等的統稱,屬國家重要的戰略資源,廣泛應用于冶煉、建材、化工和軍工行業,目前我國遼寧省的探明儲量居世界首位。近年來,國外對我國鎂砂的進口依存度越來越高,為保護國家礦產資源,自1994年開始,我國對鎂砂出口實行有償招標許可證制度,2007年6月1日起對輕燒鎂征收5%的出口關稅,2008年1月1日起對重燒鎂和電镕鎂征收10%的出口關稅。
由于鎂砂初級產品加工工藝簡單,產品利潤豐厚,走私分子為謀取暴利,不惜鋌而走險,向境外走私這種珍貴的礦產資源。2009年7月3日,青島海關緝私局接到群眾舉報,稱走私分子組織大約20車鎂砂準備從大連運往威海,有重大走私嫌疑。
同年7月4日,緝私部門偵查人員發現第一批運輸鎂砂的11輛貨車在威海滾裝船碼頭下船,通過多車交叉跟蹤,最終發現運貨車輛將貨物秘密運抵威海新港散貨碼頭,并卸貨到一倉庫中。偵查人員秘密取樣后發現,所運貨物確系鎂砂,隨即在附近山坡設點,進行24小時不間斷監控。同年7月7日下午,偵查人員發現有一艘船號為“順暢16”的內貿船,在港上裝載被監控倉庫中的貨物后,迅速上報青島海關緝私局。
當日,青島海關緝私局成立專案組,周密部署,抽調精干警力趕往威海新港,海關“890”號緝私艇也奉命即刻從煙臺開赴威海海域。同年7月8日凌晨,專案組偵查人員三路出擊,實施海陸聯動,協同作戰,一舉查扣涉案船舶1艘、涉案運輸車輛2輛,查獲涉案走私證據一宗,當場抓獲涉案人員9人,查獲走私鎂砂1474噸。
船東張某、劉某和貨主董某聞風潛逃,專案組執法人員先后趕赴濰坊、大連、營口、沈陽、錦州、盤錦、丹東等地,經過4個多月全力追捕,將犯罪嫌疑人張某、劉某、董某全部抓獲。
日前,該案由山東省高院終審判決,被告人張某、劉某、董某、于某等4人犯走私普通貨物罪,被判處有期徒刑12年至判一緩一不等的刑罰。經查,2008年1月至2009年7月,犯罪嫌疑人張某、劉某、董某、于某等人,采取變換使用內外貿兩套船舶手續,修改船名等手段,在山東威海、濰坊,遼寧盤錦、營口、錦州等口岸偷運走私出口鎂砂2.18萬噸,案值4088.22萬元,偷逃應繳稅款223.81萬元。
記者同時獲悉,該案系大連海關緝私局偵辦“8.03走私鎂砂大案”、煙臺海關緝私分局偵辦的“10.19走私鎂砂大案”之后,在我國北方地區查獲的又一起鎂砂走私出口大案,徹底摧毀一個在遼寧、山東兩省跨區域長期從事專業走私鎂砂的犯罪團伙。(來源:互聯網)
中國鐵合金網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任何單位及個人均不得擅自拷貝或轉載,否則視為侵權,本網站將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特此鄭重聲明!
- [責任編輯:editor]
評論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