冶金:控制產量,適應個性化、多樣化消費需求
由于國內鋼鐵產能嚴重過剩,冶金行業產品價格惡性競爭,銷售利潤率持續下跌,“十二五”期間冶金行業過得極為艱難。
湖南冶金行業包括鐵錳礦、鋼鐵、鐵合金、鋼結構、耐火材料等相關產業,2015年,全省冶金行業規模以上企業726家,行業從業人員167309人,全省完成工業增加值475.21億元,實現主營業務收入2033.71億元。
面臨經濟發展新常態,冶金產品的排浪式消費階段基本結束,個性化、多樣化消費漸成主流,國際鋼協預測,到2020年中國粗鋼需求降至約7億噸,2025年預計降到約6.5億噸。
創新驅動和轉型升級是湖南省“十三五”冶金行業發展的主題。堅定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結構調整與產業升級、技術創新與科學發展、兩化融合與智能制造、循環經濟與綠色制造的發展原則,到2020年,全省(不含華菱外省)粗鋼產量控制在2000萬噸,鐵合金產量控制在200萬噸,電解金屬錳產量控制在30萬噸,全省冶金行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2500億元。
結構調整方面,鋼鐵行業重點推進汽車、船舶與海洋工程、核電、石油、橋梁等領域所需鋼材品種的研發和推廣應用,至2020年“雙高”產品占比達到30%以上。適應住宅產業化趨勢,大力發展鋼結構及其他鋼材產品深加工,至2020年鋼材深加工量達到500-600萬噸。智能制造上,加快推進生產管理與控制、研發與服務、采購與銷售等方面的數字化改造進程,實現集約化生產和個性化服務的有效結合。至2020年,全省重點鋼鐵企業的勞動生產率達到1000噸/人?年,進入行業先進水平。
中國鐵合金網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任何單位及個人均不得擅自拷貝或轉載,否則視為侵權,本網站將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特此鄭重聲明!
- [責任編輯:Wang Linyan]
評論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