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鐵合金網訊:12月16日,金川集團與賓隆礦業正式簽署尾礦開發合作協議,項目規劃總投資達15億元人民幣。業內人士稱,這是我國資源開發領域的一大突破,這不僅使得沉睡于金川尾礦中的資源得以釋放,同時也將為推進我國尾礦再選和低品位伴生礦的資源回收建立可供參考的示范。
金川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選礦廠目前日處理規模為29000噸,每年增加含銅鎳尾礦量750萬噸;據統計,歷經50多年的礦山開發,金川公司已有約1.2億噸的銅鎳尾礦堆存于新老三個尾礦庫中。
中國國土資源經濟研究院發布的《中國礦產資源節約與綜合利用報告(2015)》顯示,全國現有2000多座金屬礦山尾礦庫,存有尾礦約60億噸,每年新增排放固體廢棄物約3億噸,而平均利用率只有8.3%。
“尾礦是放錯位置的寶藏”。加強對金屬礦山尾礦的綜合回收利用,不但可以回收有價金屬,實現企業內部的增產增效,還可以解決尾礦大量堆存引發的環境問題。而且,礦山尾礦通常堆存于地表,適于露天開采,采礦成本低。因此,尾礦中有價金屬的回收受到人們越來越多的關注。
由金川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北京賓隆礦業新技術開發有限公司和北京有色金屬研究總院共同開展的“旋流噴射浮選柱回收金川尾礦中鎳銅及鉑族元素工業試驗”項目,獲得了巨大成功,實現了資源的最大化和高效化利用。
金川集團與賓隆礦業的全面合作,將使金川億噸沉睡的尾礦死而復生。
來源:長江鎳業網
- [責任編輯:Licaixia]
評論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