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2006年,中天鋼鐵集團就開始籌劃整體轉型升級。十年來,得益于持續的創新投入和產品結構提升,中天鋼鐵集團目前已形成年產600萬噸優特鋼的生產規模,占到總量的六成以上。
在中天鋼鐵集團第六軋鋼廠控制室里,現代化的生產流程一目了然,每條生產線都連接在電腦總控系統,生產的每噸鋼,都能通過電腦精確控制成分,同時進行產品質量回溯。
“這個檢測就相當于給鋼做B超,保證了鋼材的內部質量和表面質量,確保了鋼材零缺陷出廠。”中天鋼鐵集團六軋廠廠長助理張海東表示。
聚力創新才能沖出轉型關口,鋼鐵行業資金和技術門檻都不低,優特鋼的生產模式“小而專”,對冶煉流程和生產管理提出更高要求。2006年,中天鋼鐵集團投資180億元啟動南片廠區建設時,就按照優特鋼基地來規劃布局,提出了集團轉型升級中長期的三個“五年規劃”。
“第一個五年規劃是‘普轉優’,第二個五年是‘優轉特’,第三個五年是‘特轉精’,目前我們已經十年磨一劍,特鋼已經穩定了市場,有較大的市場占有率,目前我們的產品能拉到0.175毫米,比頭發絲還小的鋼絲,做的汽車輪胎子午線,我們已經成功研發出來,要求純精度非常高,兩噸重的線材拉100公里不會斷,下一步我們向精品發展、向高端發展。”中天鋼鐵集團董事局主席、黨委書記董才平說。
目前,中天生產的各類優特鋼產品,已經廣泛應用在大型電廠、油田鉆井、汽車軸承、船舶制造等領域,進入奔馳、寶馬的配套產業鏈,蘇通大橋、常泰大橋、常州地鐵等重點工程,先后采用了中天的優特鋼。今年前三季度,中天鋼鐵集團營業收入超過730億元,利潤同比大幅攀升,明年的訂單已基本飽和。
借助國家“一帶一路”戰略,中天優特鋼還在加速“走出去”,積極參與境外投資,尋求產能合作。今年,中天鋼鐵集團出口鋼材預計達150萬噸,同比增長150%,其中主要就是中高端優特鋼產品。中天鋼鐵集團還在香港、新加坡、韓國等地成功注冊“中天”商標,穩步推進品牌國際化。
“明年我們會安排250萬噸出口,占我們總產量的25%,目前中天產品在全世界分布得很均勻,在美國、德國、法國、韓國等八個國家,對中天的產品已經實施認證。”董才平表示。 來源:常州政府網
- [責任編輯:tianyawei]
評論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