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鐵合金網訊:在南方稀土儲備尚無實質推進的時候,剛剛成立的中國稀土協會將通過建立稀土價格指數形成合理價格機制。
截至目前,我國對稀土的儲備仍停留在企業層面。但在此前稀土價格低迷的時候,即便是由北方龍頭稀土企業——包鋼稀土出面收儲,也未能較好地穩住稀土價格。行業權威人士表示,“稀土收儲工作下放到企業并不科學,企業考慮的更多是自身經濟利益,很難從稀土整體產業鏈上考慮”。
加快儲備進度、防止海外重啟稀土資源開發對國內定價權的沖擊,也成了稀土行業要思考的問題。
今年“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委員、臺盟成員駱沙鳴曾提案建議,應該盡快建立國家稀土資源儲備制度,對部分已探明的稀土資源不進行開采,實施儲備,“國家可以通過轉移支付等手段對儲備地區進行財政補助,建立完善稀土資源勘探基金制度”。
據中國稀土協會會長干勇介紹稱,目前,國外有36個國家250多個公司在運作406個稀土項目,有35個項目進展較快,“雖然大多項目不可能馬上見效投產,但約有5個公司將很快參與到稀土市場的國際競爭”。
但國家何時才能真正破局,恐怕尚需時日。目前,南方離子型稀土儲量被南方諸省壟斷,現有的100余張稀土采礦證也被各省瓜分。
中國鐵合金網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任何單位及個人均不得擅自拷貝或轉載,否則視為侵權,本網站將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特此鄭重聲明!
- [責任編輯:editor]
評論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