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鐵合金網訊:早在2015年12月22日,江西省政府新聞辦、省國資委舉行新聞發布會解讀《江西省屬國資國企改革實施方案》時就表示,從2016年1月到2018年底,江西將全面推進國資國企改革,到2018年底,實現省屬國有資產總量、營業收入雙超“萬億”。隨著時間推移,江西省也順應國家國企改革的浪潮,積極探索改革之路。
今年8月30日,江西省國企改革傳出新的聲音。素有“世界鎢都”美譽的江西此次重點改革對象就是鎢及其稀有金屬。江西省國資委黨委書記陳德勤介紹,江西將改組江鎢集團,力爭年底完成全省鎢及稀有金屬產業重組整合,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集團公司。同時,江西將組建省礦產資源投資公司,加大礦產資源勘查開發整合力度,推動江西省礦產資源的有序勘探、科學配置、綜合開發。這也意味著江西省針對鎢以及稀有金屬的整合正式提上日程表,到今年年底,江西省鎢以及稀有金屬行業有望迎來嶄新面貌。
鎢,呈現鋼灰色或銀白色,具有硬度高、熔點高、常溫下不受空氣侵蝕等特性,是一種稀有金屬,更是一種戰略金屬,是目前高科技新材料的重要組成部分,可以廣泛運用到通訊技術、電子計算機、宇航開發、醫藥衛生、感光材料、光電材料、能源材料和催化劑材料等行業。
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鎢儲藏國。根據《2015年度世界礦產資源綜述》的數據,我國2015年鎢資源儲量全球第一,已探明儲量為190萬噸,占總儲量的57%;鎢產量全球第一,高達7.1萬噸,占全球總產量的的81%。而根據我國國土部數據,我國已經探明的鎢資源主要集中在江西,湖南,河南等9個省,占全國23省市區鎢資源總儲量高達90%,其中江西和湖南兩省合計412.67萬噸,占全國59.2%。
雖然國家早在2002年就對開采總量進行配額控制,但是效果甚微,行業超采瀕臨失控,供給偏多。企業注重眼前利益,缺乏做大做強的長遠戰略眼光。鎢價長期低迷也導致整個行業經營不大景氣。不過,有“危”必有“機”。近幾年,中國五礦率先跨出整合中國優勢鎢資源的步伐,目前已經形成了完整的鎢產業布局,2015年鎢資源占國內比重約30%,在全球也位居前列。如今,江西省國資委發出信號將在年底前改組江鎢集團以及重組全省鎢產業,這對鎢業來說又是一個重大的喜訊。此舉不僅可以打造出江西省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稀有金屬集團,同時也遵循了現階段國內經濟發展進程中供給側改革和國企改革的要求,進一步推動了鎢行業的整合升級。
雖然我國鎢儲量位居全球第一,但是整個鎢產業鏈與國際發達國家水平相比卻處于低位,整體競爭力并不強盛,企業整合乃是大勢所趨。
此外,公開資料顯示,江鎢集團,全稱江西稀有金屬鎢業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是具有百年歷史的省屬國有大型工業企業,也是中國最大的以鎢為特色,集稀有稀土金屬勘查、開采、冶煉、加工、貿易、裝備制造于一體的礦業集團。此次推動鎢及稀有金屬的整合并非江鎢集團的最終目的。早在2016年年初,江鎢控股集團董事長就表示,要盡快推進1-2個高新企業上市發展,實現產融結合,充分發揮高新產品和高新企業的引領帶動作用。江西省此番推動改組江鎢集團,也將對集團自身戰略部署起到積極的助推作用。
而伴隨著鎢行業的重組整合如火如荼,產業鏈綜合競爭力將得到明顯提升,行業拐點初見端倪
(來自網絡)
- [責任編輯:Jiang Li Juan ]
評論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