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鐵合金網訊: 近年來,浙江省全面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各項決策部署,以五大發展理念為統領,積極適應和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著力加強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堅定不移打好轉型升級組合拳,全省經濟呈現出穩走向好態勢,今年上半年全省GDP增長7.7%,高于一季度0.5個百分點,也高于全國同期1個百分點。在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促進經濟轉型升級發展過程中,浙江省把去產能作為重要一環抓實抓好。
《浙江省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去產能行動方案》提出,到2020年爭取再壓減鋼鐵產能200萬噸左右。下一步,浙江將以更強決心、更大力度、更實舉措,堅決打好鋼鐵行業化解過剩產能攻堅戰,全面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促進經濟轉型升級。
注重政府主導與市場調節相結合
浙江的鋼鐵生產規?傮w不大,截至2015年12月,全省具有煉鋼產能的鋼鐵企業34家,產能2315萬噸,職工3.5萬人。受國內普遍性產能過剩影響,浙江省部分鋼鐵企業生產經營困難加劇,鋼鐵行業虧損面達到50%,全省鋼鐵行業壓減過剩產能、加快轉型發展的任務十分緊迫。根據黨中央國務院關于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化解鋼鐵行業過剩產能加快實現脫困發展的一系列決策部署,浙江省全力推進鋼鐵企業產能壓減和轉型發展。到目前為止,浙江省303萬噸壓減產能計劃全部完成,10家壓減產能企業設備全部封存,1.3萬名職工全部分流安置。
一方面,充分發揮政府的主導作用。浙江成立全省化解鋼鐵過剩產能實現脫困發展領導小組,及時制定下發《浙江省鋼鐵行業化解過剩產能實現脫困發展實施方案》,召開全省化解鋼鐵行業過剩產能工作會議,省政府與有壓減任務的地市政府和省國資委簽訂責任書,分解任務、落實責任。
另一方面,充分發揮市場的調節作用。浙江在全省推廣實施企業分類綜合評價制度,在鋼鐵行業開展企業經營績效的綜合評價和分類管理。對高能耗、高污染的落后企業,實施差別化的土地使用稅、電價、水價等政策,通過設立資源環境承載力的上限標準,倒逼超標產能有序退出。鼓勵促進企業兼并重組,省政府專門出臺優化市場環境促進企業兼并重組的意見,積極鼓勵有條件有實力的龍頭企業結合產業分工對接本地過剩產能企業開展兼并重組。完善企業破產制度,切實提高企業破產案件辦理效率,推動產能過剩企業破產重整或重組。據不完全統計,浙江省一半以上的壓減企業是根據市場形勢主動轉型、轉產。
注重重點突破與面上推進相促進
浙江省把省屬企業杭鋼集團壓減鋼鐵過剩產能作為推進全省鋼鐵過剩產能化解工作的突破口,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省委書記夏寶龍,時任省長李強多次作出重要批示,親自協調有關重大問題。省政府專門成立了杭鋼集團轉型升級工作領導小組,出臺支持杭鋼集團轉型升級的意見,從資金、土地、社保、稅費、能耗、電價等方面給予全面支持。各相關部門也按照“特事特辦、能辦則辦”原則,盡可能簡化程序,全力支持杭鋼集團化解過剩產能和轉型發展。
2016年1月22日,杭鋼集團半山鋼鐵基地順利關停,壓減煉鋼產能150萬噸,占浙江省壓減計劃的49.5%。在集中力量推進杭鋼集團半山鋼鐵基地關停的同時,浙江省各地通過政策宣傳、服務引導、加強監管,多措并舉做好民營鋼鐵企業過剩產能壓減工作。
注重壓減產能與轉型發展相銜接
浙江省堅持立足當前抓壓減,著眼長遠抓轉型。
一方面,堅決落實好303萬噸壓減計劃,做到5年目標1年完成,與此同時,主動加壓,再壓減85萬噸產能,其中65萬噸今年退出。
另一方面,以化解鋼鐵行業過剩產能為契機,加快推進鋼鐵企業轉型發展,建立健全市場化調節產能的長效機制,激發鋼鐵企業轉型發展活力。今年上半年,全省鋼鐵企業在產量基本持平、營業收入下降9.52%、出口交貨值下降15.73%的同時,1~5月全省鋼鐵工業企業利稅、利潤同比增長了28%和34%。
注重職工安置分流與債務風險化解相聯動
化解鋼鐵行業過剩產能,需要多措并舉,抓住關鍵,浙江省牢牢抓住職工安置分流、債務處置兩大關鍵風險點,健全“動態跟蹤、部門聯動、分類處置”應急聯動機制,確保不發生群體性事件和系統性、區域性金融風險。針對杭鋼集團半山鋼鐵基地職工多、歷史包袱重等突出問題,專門組成工作組進駐杭鋼,全力指導企業做好職工分流安置。
針對浙江省民營鋼鐵企業債務鏈、擔保鏈疊加,容易引發區域性債務風險的實際情況,浙江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出臺有效化解企業資金鏈擔保鏈風險加快銀行不良資產處置的意見等一系列措施,建立了“區別對待、有扶有控”的分類調整信貸政策,引導金融機構準確把握過剩產能行業和企業的經營發展狀況,分類實施差別化的信貸政策。
- [責任編輯:Hanhuayu]
評論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