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鐵合金網訊:寶劍,欲望上華山論劍。
游西安登華山,方顯英雄豪邁。在北峰金庸題詞: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的“華山論劍”石碑前,我手指比劃V型直向天際,定格華山留影,感悟華山一條路已在腳下行。當時留影曾想“拿劍問青天”,但石碑傍擺放的供游人照相的劍實在是拿不出手,不是生銹就是拿來在手上軟弱無力,與華山論劍極不相稱。我在想,中外游人好不容易登上華山,為何不準備一把金光四射的寶劍讓游人走進“新派”武俠的夢想世界里。
不久前,我結識了陜西寶雞寶鈦工藝制品有限公司高林總經理,在他那里我看見了用金屬鈦做的寶劍。初看不識鈦寶劍之珍貴,細瞧細摸細拿才知鈦寶劍之魅力。鈦寶劍因為是全金屬制,給人的第一感覺是厚重有力,哪知拿在手中我才感知了鈦的特點之一:輕、硬。盡管鈦寶劍拿在手上很輕,但上手的感覺很好,雖然自己不會像令狐沖那樣懂得舞劍,但鈦寶劍在手中好像也有四兩撥千斤的俠氣。高林介紹說,鈦寶劍輕便有力,柔中帶剛,剛柔并濟,是現代人強身健體的新型保健器材。查閱資料發現,鈦的確是個好東西,是典型的親生物金屬,對人體有益,如果說十年磨一劍體現的是人的一種精神,那鈦寶劍用上百年也不會生銹,它則體現的是一種金屬的品質,這種品質不正是俠客的品質嗎。說到這里,我突發奇想問高經理,貴公司生產經營鈦工藝制品,何不向華山旅游公司贈上一兩把鈦寶劍,讓其在“華山論劍”的石碑前盡顯英雄用武之地,同時還免費做了個活廣告,起到推廣應用鈦的作用,說不定會達到一石幾鳥的效果,也許這也是鈦的魅力所在吧。
談起鈦制象棋,則想云南蒼山。
蒼山位于洱海之西,蒼山有十九座山峰。山頂上有個棋盤,是根據天龍八部的真龍棋局所建造的,不過圍棋變成了象棋。據說是世界上最大的一副象棋,乘纜車上山時正好能夠看到。棋盤的氣勢不錯,每個棋子都是實心巨石刻成,側面有兩個類似把手的東西,我估計兩三個大力士想搬起那棋子恐怕也是很困難的。人坐在棋子上照相留影顯得是那樣的渺小,可見棋盤的廣,棋子的大。因為鈦制象棋,我想到了蒼山的山頂棋盤。因為“大潘說鈦”欄目的連線,因為編輯陳巖先生的厚愛,讓我將山頂象棋與鈦制象棋聯系到一塊兒。
因為我在想,中國象棋在中國有著最廣泛的群眾基礎,據估計中國有兩億人會下中國象棋,倘若有5000萬人下的是鈦制象棋,那鈦在“將”“帥”之間的搏殺格局定會盡顯鈦的張馳力、親和力。
前不久,我偶遇與我同歲的人民文學副主編李敬澤,無意中聊起了有色金屬這兩年的紅紅火火,聊起了在人們心目中既陌生又親和的金屬鈦。談到金屬鈦,敬澤兄聊起了鈦象棋。他說朋友送其一副鈦象棋,感覺十分珍貴,以為要抓緊提高棋藝才能在鈦象棋中搏弈。的確,我看見過鈦制象棋亮晃晃的,恰似銀光閃閃照我心,拿在手中“輕車熟路”,盡顯將、帥之風采。中國象棋自古以來備受文人墨客的喜愛,也受皇帝的親睞,俗語“棋局小世界,世界大棋局。”就是這個道理。試想當初明太祖朱元璋和劉伯溫要是能下一副鈦制象棋,那他倆寫的“天作棋盤星作子,日月爭光(明太祖);雷為戰鼓電為旗,風云際會(劉伯溫)”的對聯,也許會改為天作棋盤“鈦”作子,日月爭光;雷為戰鼓“鈦”為旗,風云際會了。
(來自網絡)
- [責任編輯:Jiang Li Juan ]
評論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