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了解,貴州省松桃縣、湖南花垣縣、重慶秀山縣曾因錳行業的無序發展致使污染嚴重,被稱為“錳黑三角”。2005年松桃縣電解錳行業污染治理工作全面啟動以來,采取了治污“一廠一策”,行業整合重組,嚴格監管執法,強化科技創新,加密環境監測,實時視頻監控等措施,于去年9月份在“錳三角”地區率先實現了穩定達標,并建立長效監管機制,實現了松桃由“黑”到“綠”的質變。
貴州省把“松桃管理模式”推廣到全省電解錳行業,要求各市(州)、縣環保局成立電解錳污染整治專項工作領導小組;各環境監察部門要向企業派駐監督員,執行每日巡查制度;監測、監察共同組織實施,對各企業處理后生產廢水、廠界下游斷面執行三日一測制度;環境監察、監測部門相互協作,執行聯查聯測制度。
全省各電解錳企業要建立和規范生產、污染防治設施運行、物料消耗、自動監控鉻渣等危險廢物轉移聯單制度等方面臺賬;認真核實日產廢水量、濃度,核定污染防治設施運行負荷,達不到處理要求的,需增加設施;進行含鉻含錳廢水、循環冷卻水、生活廢水、清水的管網分離;在電解車間、化合車間等各用水用電安裝計量裝置并由環保部門施以鉛封;全面進行廠區滲漏排查,實施有效、堅固的防滲堵漏工作;對渣場防滲大壩、滲濾液收集池進行防滲核查;對水循環模式、處理工藝、回用管網進行技改,提高廢水再用率;積極借鑒松桃電解錳行業已成熟的先進工藝和技術,對電解錳渣綜合利用,減少污染;淘汰落后生產工藝,關閉規模小、資源消耗高、產污大的生產線,實現規模化、集約化發展,推進錳產業結構調整升級。全省電解錳行業限期整改工作于今年6月30日前全部完成,限期治理工作于今年9月30日前全部完成。
貴州省環保廳副廳長徐毓賢要求,一是全省各級環保部門要提高認識,高度重視,要把錳行業治理工作列入議事日程,由一把手親自抓,與各企業要簽訂推廣整治工作責任狀,明確責任人員,整治內容和完成時限;二是認真制定整改方案,嚴格組織實施,各級環境監察部門要對轄區內電解錳企業進行排查,全面發現、查實、收集各種問題,企業要有針對性地開展自查工作,結合本單位存在的問題,制定行之有效的整治方案;三是嚴格核查驗收,確保整治工作質量,省環保廳將于第四季度對各單位推廣“松桃管理模式”工作進行審核驗收,對于驗收不合格的企業一律依法處理,對于存在惡意排放有毒物質的,一律移交司法機關處理,對于地方政府及職能部門履行環保職能不積極,被動拖沓致使整改工作不能按時完成的,要移送紀檢監察部門處理。
- [責任編輯:editor]
評論內容